大家好,這里是小播讀書,讓我們繼續共讀這本培養自律和自控能力的經典作品《自控力》。
01
前面第一個部分,我們從大腦的結構給我們講解了,為什么我們天生缺乏自控力。第二部分,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揭示,是什么阻礙了我們的自控力。接下來,讓我們聊聊本書的最后一部分內容,如何通過訓練大腦提升我們的自控力。
與大多數書籍讓培養我們自控力的方法不同,這本書作者提出了一些簡單有效提升我們自控力的方法,比如通過情緒訓練和大腦的思維訓練。
首先,保持良好的情緒,情緒低落會讓我們屈服于誘惑,擺脫罪惡感會讓你變得更強大,而改善情緒的比如參加體育鍛煉、冥想或者練習瑜伽、閱讀或者花點時間陪陪家人;面對失敗和挫折時,同情自己、原諒自己比責怪自己更好。
其次,不要在疲倦和壓力情況下盲目決策,懂得三思而后行,研究發現意志力最堅定的時間是早上,所以很多偉大的人都是在早上開始規劃自己的一天。
最后,懂得通過降低即時滿足的欲望來提升自控力,時刻關注自己的長期目標,而不要過度關注短期利益。
02
你可能覺得,通過這些心理干預的手段可以讓我們提升自控力,我們可以理解。但我們的大腦是天生的,它怎么改變呢?我們還有辦法嗎?值得慶幸的是,答案是有的。
作者指出,實際上,我們的大腦具有高度的可塑性,雖然人類大腦發育在25歲時就基本成熟了,但大腦的結構并未就此固定下來。而且,我們可以通過訓練來改變大腦結構,就像通過健身改變你的體型一樣。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求知欲很強大學生。如果你每天都讓大腦學數學,它就會越來越擅長運算,如果你每天讓它憂慮,它就會越來越焦慮;如果你每天讓它專注,它就會越來越專注。
在尼古拉斯·卡爾《淺薄》一書中,作者也講到,人類大腦不僅僅是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在人類生命中的任何階段,大腦的連接結構都會因為行為習慣和環境變化而變化。出租車司機因為長時間辨識路況,他們的大腦后部的海馬狀突起比正常人大很多。盲人的處理視覺的腦部區域并沒有壞死,而是用于了其他感官系統,因此盲人的聽覺和觸覺都明顯優于常人。成年人每天堅持玩25分鐘的記憶力游戲,大腦里控制注意力和記憶力的區域的連接就會更加緊密。
03
所以知道了我們的問題出在大腦結構,但我們的大腦是具有高度可塑性的。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訓練我們的大腦讓我們變得更自律,自控能力更強?
對于大腦的訓練,在很多書中都講到,冥想是一種最常用、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冥想不僅讓自己的大腦得到訓練,甚至還會激發大腦無窮的想象力,畢竟我們偉大的喬布斯,喬幫主就是一個冥想愛好者,甚至在每次蘋果發布會之前都會進行冥想練習。這本書中,作者也介紹了一種冥想方法。最后,讓我們做一個5分鐘的冥想練習吧,非常簡單。
第一步:原地不動,安靜坐好。
坐在椅子上,雙腳平放在地上,或盤腿坐在墊子上。背挺直,雙手放在膝蓋上。冥想時一定不能煩躁,這是自控力的基本保證。如果你想撓癢的話,可以調整一下胳膊的位置,腿交叉或伸直,看自己是否有沖動但能克制。簡單的靜坐對于意志力的冥想訓練至關重要。你將學會,不再屈服于大腦和身體產生的沖動。
第二步:注意你的呼吸。
閉上眼睛。要是怕睡著,你可以盯著某處看,比如盯著一面白墻,但不要看家庭購物頻道。注意你的呼吸。吸氣時在腦海中默念“吸”,呼氣時在腦海中默念“呼”。當你發現自己有點走神的時候,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這種反復的注意力訓練,能讓前額皮質開啟高速模式,讓大腦中處理壓力和沖動的區域更加穩定。
第三步:感受呼吸,弄清自己是怎么走神的。
幾分鐘后,你就可以不再默念“呼”、“吸”了。試著專注于呼吸本身。你會注意到空氣從鼻子和嘴巴進入和呼出的感覺,感覺到吸氣時胸腹部的擴張和呼氣時胸腹部的收縮。不再默念“呼”、“吸”后,你可能更容易走神。像之前一樣,當你發現自己在想別的事情時,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如果你覺得很難重新集中注意力,就在心里多默念幾遍“呼”和“吸”。這部分的訓練能鍛煉你的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
剛開始的時候,你每天鍛煉5分鐘就行。習慣成自然之后,請試著每天做10-15分鐘。如果你覺得有負擔,那就減少到5分鐘。每天做比較短的訓練,也比把比較長的訓練拖到明天好。這樣,你每天都會有一段固定的時間冥想,比如早晨洗澡之前。如果你做不到,可以對時間進行適當的調整。冥想不是讓你什么都不想,而是讓你不要太分心,不要忘了最初的目標。如果你在冥想時沒法集中注意力,別擔心。你只需多做練習,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呼吸上。
作者最后指出,人類的天性中不僅包括那個“沖動的自我”,也包括了“自控的自我”。我們不僅有即刻滿足的偏好,也有未雨綢繆的理性。今天我們了解的到不僅僅是通過5分鐘的冥想練習來獲得意志力和自控力,更重要的是,我們了解了為什么會失控,是什么機制導致了我們無法做到自控。如果說自控力有什么秘訣,那就是集中注意力。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集中注意力,同時又能理性地避免陷入各種心理陷阱,那我們就能獲得越來越完美的自控力。
好了,說到這里,這本書的內容就聊的差不多了,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天我們所說的要點。
首先,我們講到了,自控力也就是意志力,是我們抑制沖動的能力。但矛盾的是,沖動是人類的天性,同時自控能力也是伴隨人類進化發展起來的。所以其實,自控和沖動是兩個矛盾體,作者從大腦的運作機制出發,將它們稱之為“兩個自我”,也就是自控的自我和沖動的自我。沖動的自我源自大腦的邊緣系統,自控的自我源自大腦皮質層。但因為邊緣系統是負責情緒管理的大腦腦區,所以我們經常基于情緒做判斷,無法抑制自己的沖動。
其次,我們講到了,除了大腦的天生結構以外,從心理學的角度,也有很多因素導致我們無法自控。比如處于在壓力、身心疲憊、情緒低落的狀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表現出意志力薄弱,而相反的的方向上,在情緒高漲和突然壓力釋放后,我們也會表現出意志力薄弱。而且,在我們人性中有天生有即刻滿足的偏好,讓我們更關注短期目標而忽視長遠的價值,這些都是導致我們無法自控的原因。
最后,我們講到了,要獲得自控力和意志力,其關鍵就是要集中注意力,并且訓練集中注意力,同時要抵制誘惑,避免陷入各種心理陷阱。人類大腦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可以通過訓練大腦而獲得專注力,作者還在書中介紹了一種簡單有效的冥想練習,通過每天5分鐘這樣的簡單練習,我們可以有效提升大腦的自控能力。當然冥想練習只是訓練大腦保持專注的方式之一。我們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進行大腦的專注力訓練,提升我們的自控力。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