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孫少平是《平凡》里的男主人公,出生在陜北農村的一個貧寒窯洞的窮苦后生。但在他身上有著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命運不屈服的品質。
? ?故事開始是在原西縣高中的操場上,天下著大雪,孫少平腋下夾著碗,步伐蹣跚的向取飯點走去,從他那破爛不堪的衣服和托底的黃膠鞋可以看出,他這個高中上的確實不易,就是因為他的貧窮,才導致他有著過分的自卑和敏感的自尊心。
? ?但他又是自信的,他渴望著自己的與眾不同,渴望著自己無論來自身體還是精神的升華,渴望用自己的雙手去得到他應得的,渴望自己像《鋼鐵是怎么煉成的》中的保爾柯察金那樣,用努力來尋求自己的價值。
? ?少平與其他人不同,他把苦難和痛楚當做他生命中的應當,他有時甚至在渴望這些苦難,他希望通過這些來壯大自己。
? 他剛來黃原攬工時,在一個工地上背石塊,稱重的石塊壓彎了他那高挑的身板,黃豆大的汗水順著他那曬的黝黑臉頰緩緩淌下,他邁著艱難的步伐向前走,仿佛他背上背著不是石塊,而是他沉重的人生。 ? ? ? ? ? ? ? 他與其他人不同,他每次在遇到困難和苦痛的時候,都是想盡一切辦法去適應苦痛。
? ? 后來他來到大牙灣煤礦,成了一位掏煤的礦工,每天的工作是在不見天日的井下呆十幾個小時,就在那么艱苦和繁重的工作環境中他也沒有忘記看書。的確是一個勵志的小伙。
? 他一心想改變命運,不是想成為城里人,過上好的生活。而是他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有一次,他在礦上發生了意外,雖然保住了性命卻在臉上留下了一個永遠不能抹去的傷疤。
? 但他已經愛上了威脅到他生命的掏碳工作,并且拒絕調去省城工作的機會。因為對于那些舒適,看似美好的生活,他無法在那里生活下去,他覺得那里無法成就英雄,而且他也離不開大牙灣,離不開這個對他有著不同意義的煤礦。
? ?談到路遙《平凡的世界》里的孫少平時,我不得不將其與路遙都另一本書《人生》中的高加林作以對比。 《人生》中的高加林生活在一個能呼吸到城市文明之風卻又保留著古老落后習俗的城鎮交叉地帶的農村,他和孫少平一樣,有著年輕人的朝氣和理想,有年輕人的魄力和闖勁。
? 高加林和孫少平一樣,之身來到城市闖蕩,但心高氣盛的他卻在大城市這個生活的大海中連嗆苦水,屢受折磨。
? ?孫少平是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愿意努力付出和不屑走捷徑的人,而高加林不是,他通過一個討好他當官的二叔的人,幫他在城里找了一份工作,自恃清高的以為自己成了城里人,還拋棄了他農村的對象巧珍,和他的同學,一個政府官員的女兒黃麗萍好在了一起,后來他走后門的事被告發了,他二叔又是個正直官員,他又被開除了單位,從新回到了農村,他回來以后,巧珍已嫁他人,黃麗萍要隨父母回南京和他分手了,他自以為的城市生活也成了南柯一夢。所以說高加林是“一個遺棄了故土又被城市所遺棄的人”。
而的孫少平,與高加林一樣都是有知識的現代青年,他們都屬于奮斗型人物,有著可愛的執拗和頑強的拼搏精神。與高加林不同的是孫少平雖家境貧困,但從來不鄙視自己的家庭出身,他在給妹妹的信中說“我們出身于貧困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樂壇雄獅貝多芬說過: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這句話也像是孫少平對待命運的態度。就像是小說寫的那樣“他慢慢懂得,人活著,就得隨時準備經受磨難。”孫少平就是這樣的一直在準備接受磨難和困苦。理性的接受社會帶給他的現實,而不是茫無目標的去找尋那不屬于自己的伊甸園。當有了困苦時才能夠提起自己的勇氣,勇敢的去面對過錯,找尋那自己不足的地方,然后去努力改變。這就是平凡的世界里的平凡的表現。 普通的農村知識青年,締造了生活的勝利者。
? ? ? ? ? ? ? ? ? ? ? ? ? ? ? ? 2017.4.24
? ? ? ? ? ? ? ? ? ? ? ? ? ?孤狼――郝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