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看過一篇文章,作者在尋覓一個答案,問題是父母教育孩子為了什么。其中有一個回答感動了作者,“為了付出與欣賞,不要求你給我養老,不要求你飛黃騰達給我長面子,只希望你活的健康快樂,以父子和母子的聯系為渠道陪你在這浮濁的人世間活一圈”。很美的一篇文章,恰好適當地戳中了我的淚點。很美很美,美的有點不真實。而在俗世中宿舍里的孩子們在外營造和父母們親密無間的形象,但一和家長們打電話便露餡,開始還撒嬌問候,后來就會像炸藥爆炸,一發而不可收拾,雙方激烈的對話模式,越來越高的聲調會向你詮釋真相是什么。
? ? ? ? ? ?而普通人之中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有那么一絲不可言說的隱秘之痛。“我供你吃供你喝,我不要求你什么,你跟我好好學習就行了。”“你還能有什么煩惱,不愁你吃不愁你喝,你就學習就知道學習就行了。”這是很多父母們經常會說的話,矛盾的根本點是父母對孩子的不理解,他不理解你被朋友們欺騙的傷心,他不理解你考試完敗之后雜糅著屈辱和悲痛的情感,他不理解你在這個充斥著緊張競爭氛圍的環境里竟被壓的彎了腰……人們都會希望自己的男孩成龍,自己的女孩成鳳。這種希望是正常的,教育目標也是合理的,。但那種不顧及孩子的其它,只看重孩子成績的心情會造成相反的結果,那些有著心理陰影的少男少女的自殺事件,那些血淋淋的事件,不夠我們反思嗎?
? ? ? ? ? 親人之間同甘共苦,同舟共濟,相互扶持的感情是每個人堅持下來的動力。而在現今物質生活的重重誘惑之下,每個人打著我為你好的名義要求你,要求親愛的戀人掙更多的錢,要求你的對象做那些他不喜歡但卻很實際的事情,要求你完美。但是每個人都應該想一想,我要求的這些我自己都能做到嗎?
? ? ? ? ?希望你健康希望你快樂,并不是放任你墮落,而是那些強硬的要求幻化成指引。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我會把可能的后果提前告訴你但卻不阻止你,無論你做什么只要你活的積極向上就好。有些事情你努力了就好,注重努力的過程而不是最后的結果。在我這里你可以哭訴,可以說那些擱置在心里黑暗角落的思緒,無論我覺得那一切有多么的幼稚。
? ? ? ? ? ?這個過程誰沒經歷過呢,既然自己經歷過為什么還要繼續這種痛苦呢?互相傷害還是相親相愛。我想說的是,我會為了我自己而努力,我也會感恩回報你的養育之情。請互相尊重,請理解我,請給我自由。讓長輩與晚輩的關系變成很美好的事情,而不是一種負擔。我想和你做的是閨密,不要這么嚴肅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