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幾年前,在珠海長隆看煙花表演。一個90后的同事問我:你覺得煙花代表什么?我一時語塞,答不出來。
? ? ? 這次回老家,兩個動人的片段讓我仿佛見到了愛最初的模樣。
? ? ? ? ? ? ? ? ? ? ? ? (一)
? ? ? ? 那天,我用手機叫了個車回家。上車后不久,車主撥打了一個電話。由于講的都是本地方言,手機又連著車上的音響,對話的內(nèi)容我聽得一清二楚。
“我這臨時還有個客人要送過去,會晚一點到家,晚飯不用等我了。”
“面條已經(jīng)煮好了。”
“那要得,你先吃,我送完這個客人就回去吃。”
“要得。”
“吃完飯要不要開車帶你去兜一下風(fēng)?”
“要得啊!”
掛完電話,我和車主寒暄了幾句。
“你們還沒吃晚飯呢?”
“是啊。家里離你下車的地方很近,你下車后拐個彎就到家了。”
? ? ? “兜風(fēng)”上世紀(jì)九十年代算是很時髦的詞匯了,現(xiàn)在卻out很久了。但彼時從那個四十多歲的男子口中說出,竟然讓我聽出了十萬分的浪漫。
? ? ? 沒有甜言蜜語,更不用海誓山盟,那些都是演繹出來給別人看的。聽起來十分日常的對話,是需要多久的磨合才能達到這樣的默契呢?
? ? ? ? ? ? ? ? ? ? ? ? (二)
? ? ? ? 隔天,兩位長輩請我去他們家里吃午飯。
? ? ? ? 出于禮貌,我提早了一些去他們家。去到家里的時候,叔叔正在廚房忙碌,阿姨則泡好了茶,陪我聊天。中途,叔叔喚了阿姨去切牛肉,切完肉,阿姨又繼續(xù)陪我說話,招呼我吃水果。午飯準(zhǔn)備好了,我們?nèi)胱燥垺!笆巢谎裕瑢嫴徽Z”這樣的古訓(xùn),我們自然是不需要遵守的,所以我們邊吃飯邊話家常。正說著話,在吃魚的時候,叔叔突然說了一句“好了,不要說話了,你阿姨她不太會吃魚。”隨后他又補充道“以前(被魚刺)卡到過”。我們就這樣愉快的中斷了吃飯時的閑聊。
? ? ? 這幾天我一直久久回味著那句話,那是遠比任何一句承諾,一句“我愛你”都動聽的情話。
? ? ? 午飯后,叔叔洗碗收拾廚房,阿姨又招呼我在前廳喝茶。不一會,他們的女兒大姐,二姐忙完各自家里的事情,陸續(xù)過來,圍坐在一起聊天,話當(dāng)年。正說著,“啪”的一聲響。原來,坐在一旁沙發(fā)上的叔叔打了盹,手機掉地上了。阿姨一邊“哈哈”地笑個不停,一邊幫忙撿起手機,對叔叔說“趕緊上樓休息去!”……
? ? ? 看似平淡的生活畫面,我卻感受到了溫暖和寵溺。
? ? ? 幾十年匆匆過去,是一起慢慢變老,也還能把彼此當(dāng)作手心里的寶。
? ? ? 我想現(xiàn)在我可以回答了。煙花曾經(jīng)絢爛,但無法永恒。相比于煙花,我更喜歡煙火。“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壹飯壹粥,皆有煙火氣,那才是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