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讀書小伙伴們肯定不會陌生,我們從幼兒園開始就已經接觸書本,一直到大學、研究生甚至工作,我們由愛看書,逐漸對書本變得麻木,最后我們看書變成了為考試而生的技能,但是,我們曾經閱讀的初衷是這個嗎,曾經我們看書是為了什么呢?
? ?回想最初接觸書本時候的我們,翻開一本書,我們首先被那涂滿了美麗色彩的紙張吸引,那時候的我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更是對那張紙上所展現的圖畫好奇;之后我們步入學校,開始學習認字,開始閱讀文章,那時候我們被吸引的可就不僅僅是圖畫,還有那些充滿趣味的文字,以及它們組織起來的文章,這些文字在我們充滿想象的小的腦袋中生根發芽,構建起了大樹的根基;隨著我們一點一點長大,在學校中,在家里,我們的時間被課本所剝奪,那些吸引我們的世界被家長當作垃圾丟向了垃圾桶,逐漸的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開始變成了機器,學我們所不喜歡的東西,每天上課看著窗外想著外面的世界,想象著未來的生活;終于大學的大門向我們敞開,我們如同脫韁的野馬,開始新的生活,但那時的我們卻迷上了游戲,成天的聚會,沒有了看書的耐心,更沒有了讀書的欲望——課本在書架上生灰,整張桌子只有一個筆記本,幾年中唯一讀的類型或許就是修仙與修真;直到開始工作,我們知道了知識的重要性,更知道了想獲取知識最廉價的方式就是閱讀,但是那時的我們拿到書已然無從下手,迷茫逐漸侵襲著我們,我們開始渾渾噩噩的工作,我們開始被那所謂的“生活所迫”束縛,書呢?我們已經慢慢忘記了它。
? ?我先說一下我的經歷,我就是上面的那一類人中的一員,不過當時的我應該比他們更傻——大一大二兩年,我買了近30本書,有哲學,散文,小說,實用性等等,每次亞馬遜打折我的購物車絕對是十一二本,放在宿舍一年多灰都不知道落了多少層,但是連拆封的第一本都沒有看完,直到大二下半學期,我厭倦了游戲世界,想走出來,我通過運動以及看書強逼自己不玩游戲,就這樣一年的時間中我看完了全部,從開始的強逼到最后的自愿,從開始的無聊、打發時間,到后面的想知道后面的結論是什么樣子,逐漸的我喜歡上了看書,但是呢,看完從來沒有記住過,每次想用的時候都想不起來,有時候甚至連書名都想不起來;我開始學習思維導圖,開始學習速度,開始學習拆書,甚至學習寫作進行文章的輸出,想辦法讀通一本書,讀懂一本書,甚至學以致用,逐漸的我接觸到了與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們,他們也在學習也在堅持,我們在一起分享經驗,我們在一起思維碰撞,我們努力的探求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也在努力認知自己心里的這個世界是什么樣子,尋找自己,充實自己,認識世界,跟進時代步伐,或許就是當下我們需要做得
? ?回歸主題,讀書對我們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什么感覺,帶給我了不一樣的認知,成熟冷靜的心性,以及克服恐懼的動力,當然還有那些被認為是“資源”的小伙伴們啦。
?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唯有讀書與健身是你做了并且堅持了就會有回報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