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幫我把這個文件打印一下。”
“小周,幫我把這個方案改改。”
“小周,幫我……”
初入職的小周皺著眉頭,極不情愿地答應著周圍同事的請求,結果是別人都下班了,而自己卻在加班干一些本不屬于自己的工作甚至自己的工作都沒有完成,上司把小周批評一通。
以上的場景相信在很多人即使是所謂的職場老鳥的工作中都有且不只一次的出現過。為了讓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留一個好印象,顯得自己比較和善,我們很多時候都在偽裝自己,明明不想做卻違心的地應承了很多別人的要求,導致自己的工作生活生活受到極大的影響。正所謂不在心里口難開,那么我們該怎樣對別人說“No”?
首先我們要了解常人來替代說不的“3A陷阱”。即順應回避和攻擊。
順應(accommodation)想說不卻說好,這種就是把感情、關系放在比較好的位置,生怕因拒絕而使關系受損,是對自己與別人關系的不信任導致的。
回避(aviodance)不說好也不說不,這種是害怕處理不好別人的情緒而采取的消極回避方式,希望這種感覺會自己消失。采取這種方式處理問題會讓問題不斷發酵,后續問題更難處理。
攻擊(attack)以傷害對方傷害和氣的方式說不,這樣會造成雙方的直接沖突。
不敢拒絕的人,通常會采取順應和回避的策略,而不懂表達拒絕技巧的人多半會采取攻擊策略,無法解決問題,徹底破壞關系。我們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一、克服心理障礙,其實說不也能維持好關系。
很多時候我們拒絕別人時都在考慮我拒絕別人別人會不會討厭我?事實上別人討不討厭你跟你拒絕他沒有直接關系。只不過是我們把自己放在那樣的心態上才出現這樣的心理。當你永遠都承受他人要求,不采取任何積極反應,會令人誤以為你真心接受,他人反而會變本加厲、讓不合理的要求漸漸合理化。要避免不合理的對待,你必須有所設限,先有個性與底線,才會催生有魅力的性格。如果自己都不清楚底線在哪里,只會成為沒有原則的“好人”,并不會因此獲得別人的尊重或喜愛。
不要因拒絕別人而心生罪惡感,必要的拒絕能替對方節省時間,幫他盡快找到更正確、合適的解決辦法。你無法控制他人的想法,但是,你可以控制自己。
二、建立強大信心,自信積極表達主張。
人在表達拒絕的過程中,必須先對自己有充分的認知,溝通時展現自信、積極應對。若說話時缺乏自信,則會顯出一種刻意中立的樣貌,讓自己看起來毫無主張或見地,暗示對方幫你做決定。如果自己不夠堅定,很容易就變成順應或回避的狀態。
三、強化行為動機,專注在想做的事情上。
要了解我們拒絕別人的目的不是反對,而是要做成我們自己想做的事,達成我們的目標。我們要厘清自身的權益。讓我們通過三個問題來找到自己說不的理由。1、我想通過說不創造什么?想對其他什么事情說好?2、我想通過說不保護什么?如果繼續接受,我有哪些部分可能受損?通過拒絕,能維持、捍衛與設定自己的界限,保護我們在意的人事物。3、我想通過說不改變什么?能因此改變什么?通過與自己對話,了解自己的需求,堅定自己說不的信念。
四、說不的方法,拒絕別人時該如何說
方法1、好、不、好拒絕法
肯定對方但不輕易讓步,兼顧雙方關系與自我主張。
方法2、三明治說話術
搭配贊美糖衣,讓對方接納你的意見。
方法3、卡內基緩沖法
充分聆聽,提出證據表達不同意見
方法4、DESC說話術
從對方立場思考,提出可行替代方案。講述事實(describe)、闡明意見(express)、提出建議(suggest)、預告結果(consequence)四個步驟,清楚而明確地告知對方你的想法,提出的建議也必須站在對方的立場出發,表示對他人的尊重。
拒絕是個技術活,希望能在學會拒絕中更加積極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