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時常在夢里被一種聲音喚醒,我知道該是我回去的時候了,闊別了四年,我終于又回到了這里,只是,你還記得我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 ? 經過了又一次高考失敗的打擊,我早已身心俱疲,為了躲避老師朋友的追問,我再一次的選擇了逃避。可是啊,在繁華的城市里,快節奏的生活,燈紅酒綠。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早已使我喘不過氣。行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我在苦苦尋找一處可以使我稍作休憩的地方。但是,我失望了,連被自己奉為“仙境”的茶館也早已變得喧嘩且帶著一絲聒噪,吵鬧聲夾雜著紛亂的音樂從茶館里飄來。那時,我才明白,記憶中的茶館,原來已經不存在了,一切都早已面目全非。我想哭,我想發泄。終于,不知道是否是天意,我想起了老家,那個被我遺忘的角落。你會不會像當初一樣歡迎我這個流浪的孩子回家呢?
歸去的途中并沒有像陶潛寫的那樣,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我沒有那種愜意和歸心似箭的感覺,反而更多的是一種近鄉情更怯的心情。四年前,我從老家出發,我慶幸自己終于可以走出偏僻的農村,來到繁華的城市,從破敗的老屋走向高樓大廈。我本以為我會徹底擺脫這所房子,從此與它再無瓜葛。誰能料想事事不盡人意,四年后的我,是失敗的。我是像喪家犬一樣回來的,我曾經嫌棄的老屋啊,我是求著你收留,所以我,回來了。
近了,近了,站在馬路邊遙望著遠處的老屋,還是那樣有著古香古色的韻味,不同的是,多了一份不易察覺的滄桑。走在家鄉曲折前延的小路上,每一步都似千鈞那般沉重,讓我邁不開腳步。四年過去了,城里早就是寬闊的馬路,而家鄉依然是破敗的黃土路,帶著童年的氣息。無論外界的變化有多么巨大,它始終都不曾改變。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一步,兩步,三步……終于,我走到自家屋前,禁不住淚水模糊雙眸。門前早已是雜草叢生,屋頂的瓦礫不知何時又添了幾層厚厚的青苔,仿佛一切都變了。四年了,我曾多少次幻想著與你再次相見的場景,卻從未想到會是這樣的場面:一個失魂落魄,一個飽經滄桑。老屋啊,你是為了配合我此時的心境才以這樣的面容再次相見的嗎?我心頭一顫一酸,淚水奪眶而出……
跨過叢叢雜草,站在老屋前面。從空蕩蕩的背包里拿出那把早已銹跡斑駁的鑰匙,顫抖著,打開了那把沉睡四年的鎖。在打開鎖之前,我原本以為早已銹跡斑駁的鑰匙要打開沉睡已久的鎖,肯定是要花費不少功夫的。但出乎意料的是,并沒有想象中那樣難。鎖與鑰匙的完美結合,輕輕一撥動,一聲清脆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像久別后重逢的老友,發出愉快的笑聲,竟是如此的輕而易舉。隨著門鎖的打開,我感到我的心在顫動,是激動,抑或是無法言明的恐懼。
好久沒有回家了,家里竟變得如此破落。遍布的蜘蛛網,結了一層又一層,仿佛在向世人宣誓這座房子的所有權。徑直走到院中,院中有一塊自家菜地。當年遍是瓜果的蔥蔥菜園,現如今已是雜草遍地,滿目荒涼。看著遍地的雜草,我的心在一點點下沉。此情此景,不由想起了兒時的老屋。可我不愿喚醒那些塵封的記憶,我怕自己會忍不住失聲痛哭。此刻,不爭氣的淚水早已盈滿雙眸。院子還是以前的老樣子,除了積落的柳絮,長滿青苔的水泥板,又新增了幾條裂痕。地面有些凹凸不平了,歲月帶走了它光滑鮮艷的外表,剩下的,也僅僅是剩下的,只有滄桑,只有歲月駐足過的痕跡。是啊,四年了,一切都會變的,但是你們沒有,無情的歲月帶走的是你的外貌,卻沒有帶走你的心。在這變化的世界中,不變的,是你期待主人回家那份期望。
雜亂的屋子,收拾了半天,終于有一點家的味道。看著整理好的房子,內心也終于得到些許安慰。中午時分,躺在床上小憩了一會,睡的很沉,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愜意過。我也記不清自己到底睡了多久,醒來時,已是黃昏。晚風襲來,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寧靜與安穩。我在自家小園中鋤草,耳邊傳來陣陣蟬鳴,我驚喜的發現四年前親手栽種的太陽花,依然生機勃勃。欣喜之余,偶爾抬頭望望天空中的云朵,它仍是那樣的別致。橘黃色的陽光撒向大地,慈愛的憐惜著世間萬物。一瞬間,我覺得天地變得很小,小到只能容下我和我所眷戀的老屋。就這樣,我繼續鋤草,沒覺得累,也沒有絲毫的倦怠。我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曾經對生活的向往,我想過以后要在海邊買一套海景房,每天看著海邊的日出日落,直到終老。而此時,我明白了,知道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是高樓大廈,光怪陸離的生活。真的,我什么都不想要了,我只想待在老屋里,守著自己菜地,每天打水、鋤草、種菜……與時光對飲,邀書籍作伴,寫一卷丹青,煮一壺清茶。在老屋的陪伴下,守著這一方樂土,過著與世無爭,簡單而又平凡的日子,一直到老。
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一個下午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夜悄悄地落下帷幕,星星俏皮的眨著眼,月亮把它的銀輝撒遍大地。我在院里鋪下一張小席,拿著我兒時最喜歡的毯子,躺在上邊,清涼的月光灑在我的臉上。相比較四年前的我,我覺得自己變了,變得膽大了。盡管周圍漆黑一片,獨自在院中我也不會覺得害怕。思緒不覺中又回到了童年,童年時的我,膽子總是很小。每當夜幕降臨時,我總是不敢出門,連從院子到前屋那短短的幾步路,我都不敢獨自行走。即使父母總告訴我,這是在自家,不用害怕,但是我還是要父母陪同。在他們的陪同下,我才有勇氣走過那短短的幾步路。有時淘氣的弟弟在我的背后故意喊上一句,我都會嚇得哇哇大哭。大概,夜晚從來都不是屬于我的,我害怕黑夜,我從來只敢躲在屋里,望著窗外發呆。我不知道在童年時,老屋為啥帶給我的是一種不安的恐懼。多年以后,我才明白,那是因為當初自己的厭倦與不信任。我也不知道現在的自己為什么沒有了當初那種對黑夜的恐懼心理,獨自在黑夜中,我竟有種莫名的心安。我知道,或許這就是老屋賜給我的勇氣與力量吧。夜更深了,月光如水,陣陣晚風襲來,我蓋上了被子,放著舒緩的音樂,漸漸地,有了一絲困意,我慢慢沉入夢鄉。我聽見心鎖被撬動的聲音,在那一瞬間,也僅僅是一瞬間,當心鎖落地的同時,心門也敞開了。
不知道睡了有多久,第二天醒來時,陽光高照。睜開眼,伸個懶腰。推開房門,讓陽光進入屋內,迎接新的一天。這時,猛的回頭,細細審視著等待了自己四年的房子,墻壁不知何時又多了幾道裂縫,那墻壁上的一道道裂縫,每一道,都似刀割般刺痛我的神經,讓我心痛。即使過去多年,我想,它會成為我心底的傷疤,一觸即痛。
老屋,是父母在他們結婚那年蓋的。到現在,老屋已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同時,它也陪伴我走過了十八個年頭。我曾不止一次地嫌棄它丑陋的外貌,討厭它古舊的樣子,我埋怨它在雨天不能完好,不能給我們提供一個遮風避雨的港灣。曾因為它,我不止一次向父母哭訴,要求蓋一座像別人家那樣的樓房,至少,別人家的房子,可以在雨天擋雨。可是老屋呢,它沒有口啊,它不會像我一樣,難過的時候訴說自己的委屈,它只能默默承受著一切不公的待遇;老屋,它也沒有腳啊,它不會像我一樣,在難過的時候跑到一個無人的角落,默默哭泣。可就是這樣一個被我一直嫌棄的老屋,看著我成長,看著我由青澀走向成熟。愿意在我失魂落魄的時候接納我,安置我,給予我一種父母、朋友給予不了的歸屬感。想到這里,淚水奪眶而出,我知道,自己虧欠老屋的實在太多太多,恐怕用畢生都難以償還。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在不知不覺的溜走,轉眼間,一個暑假就要過去了。而當初那顆受傷的心,也在慢慢愈合。這個暑假,我變得更加沉穩,學會了微笑面對生活。而此刻,大學正在向我輕輕招手,我知道,該是離開家鄉的時候了。我即將離開老屋,離開這片我所深愛的土地,走向遠方,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在遠走他方的這段時間里,我也許會遇到許多美景,遇到許多誘惑。可是啊,老屋,你知道嗎,無論我走到哪里,遇到再多再美的風景,你永遠都是我最美的故鄉。無論我走到哪里,你始終都是我心底永遠的牽掛。
老屋啊,謝謝你,謝謝你陪伴我的這十八年,你用你寬廣的胸襟包容著我所有的脾氣。謝謝你在我痛苦失意時一直陪伴著我,安撫著我。你用你的大半輩子,詮釋了什么是包容,什么是等待,同時,你也教會了我,在浮躁的年代,保持一顆淡定從容的心。
臨上大學時,我從自家小園里帶了一抔黃土,朋友都笑我太煽情,可是,她們又怎么能明白我對你深深的眷戀與不舍。臨走時,再看看老屋呵,看著它那樸實無華的模樣。淚,不知不覺滑過臉頰潤濕了雙眸。我試著讓自己像徐志摩那樣瀟灑,揮一揮衣袖,奈何手臂似千鈞重怎么也抬不起來。
踏上離別的火車,心里五味雜陳。放著舒緩的音樂,借以掩飾內心的浮躁與不安。不知過了多久,我沉沉的睡去。記憶回到了兒時,和家人一起歡聲笑語,而此時老屋也容光煥發,青瓦白墻,一切都回到了最初最美好的模樣……此時熟睡的我,嘴角露出甜甜的一抹微笑……
作者簡介:任雪晴,安徽農業大學經濟技術學院一名在校大學生,為人熱情,活潑開朗,熱愛讀書寫作。希望可以以文會友,結交廣大愛好讀書寫作的朋友。
注:本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與作者聯系。作者qq:34660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