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談談為什么叫奇跡教育,我覺得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奇跡,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就是改變人,它能夠使無知變成有識,使懵懂變得睿智,正是有教育的存在,才有這一批批的科學家、藝術家等等。記得,曾有學生問我,龍老師,你是科學家么?我答道:不是,但我能培養出科學家!如此的回答,也正是因為我相信教育的力量,作為教育人的孜孜不倦,必定能夠桃李滿天下。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教師啟迪孩子,其實就是引領思想,和解放思想。都說孩子如一張白紙,你給他繪上怎樣的色彩,他就能變成一幅耀眼、別致的作品。教師就是重要的著色者,我們通過教育可以勾勒出他未來發展的方向,墊下基礎,這是引領。然而,如果你想讓他完全按照你的設計,一板一眼的成畫,那是極難、甚至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在勾勒的同時還需要學會放手,讓孩子根據自身的需求,填上自己喜愛的顏色,這即解放思想。二者的協調,才能落實教育的本質。
教要得其法,不得其法,往往會顧此失彼,甚至南轅北轍。就如同我本來想給孩子圖上紅色,結果卻變成了黑色。怎樣才叫得其法呢?首先肯定要加強教師自身的素質、修養,如多教育類書籍、多觀察、請教、反思等等,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關愛孩子的心,這是容不得半分虛假,也模仿學不來的,只能憑借自己內心真實情感的激發。每個人都有孩童時代,都能懂得兒童的天真、浪漫,雖然調皮,卻也有趣。如果教師能夠拋去雜念、靜下心來觀察兒童,就會慢慢被他們所吸引,百看不厭,自然而然的就會關心他們、愛護他們,也懂得如何去教育他們了。一切發自內心,這是最真實,也是最強大的力量。
有家長曾跟我聊過,說孩子很糊、不開竅,家長很著急,卻無從下手,怎么辦?當然,這個“開竅”之說,可能跟孩子個個體差異有關,也可能是教育的火候未到,就像有的孩子初一、初二都在玩,到了初三,人突然像醒過來了,發力的學習,結果也能考個好高中。可家長們都急的讓孩子早日開竅,不惜拔苗助長。作為教師,怎么辦?我也曾思考過,我覺得可能還是教育的時機未到,還需要我們耐心的等待。然而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們也不能放任不管,基礎不能丟,習慣還是要抓起來,這樣當時機到來的時候,孩子才能厚積薄發。
最后,讓我們一起創造屬于自己的奇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