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會把最好的留在最后》書評
文/leileely
當年電影《致青春》的預告片里有一句話印象很深刻: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書中有一句對青春的定義,我覺得特別恰當:所謂的青春,就是在對一切還充滿好奇和激情的年紀,去體會那些最極致的快樂和悲傷。
年輕時候的愛情總是甜蜜卻任性,有棱有角的。
L(男)和Y(女)從高二開始戀愛,到現在已經相戀超過九個年頭。剛開始戀愛那段時間,兩人總喜歡傳遞紙條,從小小的紙條上看到的是細密的文字,體會到的卻是別樣的甜蜜。彼此都只想單純的對對方好。但是相戀的時候也承受著學業的壓力,伴隨著不少的爭吵和冷戰,在長長的情書來往中分分合合。那時候的愛情簡單卻純粹,讓人可以恣意揮灑青春的歡笑與淚水。
有人說,每一個人在愛情中都應該保留原本的自我,因為那是在戀愛的過程中強烈吸引對方的最重要的因素;有人卻說,世界上并沒有完全合適的兩個人,只有愿意互相遷就的兩個人。
大學期間,L曾和Y多次討論關于是否應該為彼此做出改變的問題。當時兩人已經戀愛四五年,對彼此的優缺點也都了如指掌,慢慢的發現不論是生活習慣方面,還是對一些事物的認知和觀點上都會有不同。Y就會說,你是男生,就應該遷就我,為我做出一些改變。每次L聽到這話就很別扭,產生逆反情緒,覺得我愛你遷就你應該是我的事,你怎能理所當然的要求我呢?在一些分歧上,彼此總是更希望對方做出改變和退讓,因為都覺得要堅守自己所謂的原則。事后討論時生出疑問,如果我為你做出改變,那我還是原來的我嗎?你還會喜歡我嗎?
兩個人在一起經歷了更多之后才明白,這個問題原本就不應該是個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長環境和成長背景,習慣或觀念存在分歧再正常不過。當初愛上那個人,不就是因為他讓你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和自己嗎?“喜歡一個人,不是因為他給了我們所需要的東西,而是那個人,給予了我們之前從未有過的感受。”在一起久了,彼此都早已參透對方的喜好。其實生活中大多數的爭吵都不過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根本不會觸及所謂的原則問題,一些妥協與包容應該是自愿發出的。愛情里有自私,但更少不了遷就和包容。
“這個世界上的愛情大多平凡而簡單,其實本沒有那么多跌宕起伏的情節和分崩離析的愛恨。”
L和Y在一起的八九年里,并沒有多少轟轟烈烈瀟瀟灑灑,有的只是兩個人專屬的快樂甜蜜的回憶。兩個人在一起就是相互陪伴,用雙方的共同進步去不斷豐富愛,用這平凡的愛來抵擋平凡、瑣碎甚至艱難的生活。只有懂得感恩并珍惜,才能維持長久的感情。
每個人都想做真正的自己,但自我價值只有通過社會集體才能體現,也必然會受集體環境的影響。在愛情里也是一樣,你既然已經不是一個人,其實很多時候,你的抉擇都代表并影響著你們兩個人的生活。
L和Y平時都挺喜歡吃薯條的,而且當然少不了番茄醬,其實:
“土豆和西紅柿根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但是它們走到了一起。因為土豆變成了薯條,西紅柿變成了番茄醬,它們倆變成了絕配。”
那么,你想好成為薯條還是番茄醬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