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一個天使

? ? ? ? 文/大漠之風(董樹芳)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一看到這個題目,有人一定會說,你大概是腦子有病吧?疾病是每個人都避之不及的瘟神,怎么可能稱之為天使?

? ? ? 其實,從頭腦層面來說,一提起疾病,確實是讓人望而卻步,尤其是人到中年,雖然不能說是“談病色變”,但每當提起這個話題,心里還是不自覺地會有一種戚戚然。所以有一句流行語叫“缺什么都行,千萬別缺錢;有什么都好,千萬別有病。”問題是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疾病來的時候從來都不會先征得你的同意。

? ? 既然疾病和明天不知道哪一個會先到來,那么,如何療愈才是每個人最應該關心的問題。

? ? ? 現代生活中,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醫學越來越發達,醫院越建越高檔,可病人好像從來也沒減少過。無論走進哪座城市的大醫院,都不亞于進了王府井大街。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 ? 《疾病的希望》一書中曾經說過:“療愈只來自于疾病的轉化,而不是來自于癥狀的克服”??墒?,我們通常意義上的治療大多只是針對癥狀下功夫,很少去關注癥狀背后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 ? ? ? 其實,健康是生命的本然,生病是人的心靈層面失去了次序與和諧在身體上的一個呈現。療愈,首先要找出疾病產生的真正根源。

? ? ? 從事家族系統排列這些年,無數的個案驗證了疾病真的是一個天使,它的出現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讓我們的身心走向完整,讓內心達到和諧自在。透過疾病的癥狀去讀懂它要告訴你的是什么,當它完成了使命,就會欣然離開,療愈才會真正地成為現實。

? ? ? 疾病,有的時候是我們內在的一個需要,這說起來好像是天方夜譚,但人的意識和潛意識很多時候就是處于分裂的狀態,意識層面拒絕疾病,潛意識層面卻會抓著不放,因為疾病是他內心的一個需要。

? ? ? 還記得有一部電視劇《我們的愛》中女主角齊大媽的小外孫女婷婷,從表面看是因為一個小小的意外而失聰,其實,所有的意外都內含著一個必然。否則,孩子怎么會在父母姥姥花了幾十萬為她安了助聽器后,會故意地把其中的一只藏到了花盆里,甚至于到最后扔到馬路上讓車碾碎?背后她要表達的是不想天天聽到爸爸媽媽之間爭吵的聲音,因為失聰會讓她不去體驗那種被忽略的痛。

? ? ? ? 一個小孩子因為一次風寒感冒,發現總是互相謾罵的父母會因為自己的疾病停止吵鬧開始關注自己,于是,這個孩子就會經常生病,因為生病讓他感受到了一種短暫的溫暖。

? ? ? ? 周末牟平研修班的活動主題“疾病在告訴你什么”,一位美女面對疾病的代表時,竟然是面帶笑容,她很不理解地問:“看到她,我怎么會這么開心,這么喜歡?”? ?

? ? ? 從小和父母的分離創傷讓她在生活中總是拼命地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她不敢讓自己停下來,因為一旦停下來,她就需要面對那個渴望父母之愛的內在小孩,疾病會讓她在承受不了的時候給自己一個緩沖的借口。當她說出“想休息的時候我就去休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時候,疾病的代表立馬離開了她。

? ? ? ? 雖然頭腦層面對于疾病幾乎是每個人都是唯恐避之不及,但在靈魂層面很多時候又會緊抓著不放,就像是在抓一棵救命的稻草。

? ? ? 有一位老阿姨,兒女一回家她就喊腿疼,去醫院檢查,又查不出毛病,兒女就說她是裝的。其實很多的老年病都是內在的一個需要,也可以說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老人對孩子的一份兒控制,就像那位老阿姨,通過詢問發現她兩歲的時候就沒有了母親,童年的創傷在她的內心形成了一個情結,那份兒害怕被忽略的感覺讓她的潛意識不自覺地會用疾病的方式引起子女的關注,所以,僅靠著藥物治療很難奏效。

? ? ? ? 疾病是一個天使,它在提示我們有一個情緒不敢直接表達,或有一個內在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當我們能夠帶著覺知去表達自己的需要的時候,疾病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自然會消失。

? ? ? ? 家族系統排列的創始人海靈格先生曾經從系統的角度詮釋了疾病背后的家族因子。

? ? ? 疾病有的時候是在代表家族當中有一個被排除的人。系統的完整性會讓后代的人中有一個去認同她。把她重新帶回系統。周末的體驗活動中,一位女士面對疾病的代表非常不舒服,她說:“我很討厭她,她擋住了我看后面的那個人?!痹瓉?,她有一個姨媽和她有同樣的疾病,那份兒討厭是媽媽因為害怕和姐姐一樣而產生的抗拒感。從系統排列的角度來看,越是抗拒的情緒越容易產生牽絆,媽媽不敢面對姐姐的疾病,女兒就會用得同樣的疾病的方式去認同那個人,這就是血濃于水的親情之愛。當媽媽可以接受姐姐的時候,女士也可以面對疾病的代表了,接納才是療愈的開始,越是抗拒的反彈力越大。

? ? ? 父母愛孩子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行為,而孩子對父母那份兒深層次的愛很多時候卻是用出問題的方式呈現出來,有的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與生命。這份兒深藏在靈魂深處的盲目的愛帶給我們的有的時候是一種徹心的痛。很多遺傳病其實就是孩子對父母及其家族的一份兒深層次的愛,要么是用“我和你一樣”來證明我們是一國的,要么用“我來代替你”企圖去拯救病魔中的父母或家人,但不管是那種形式,最后注定都是悲劇。家族系統排列的一個個案例讓我們看到,當孩子能夠超越那份兒無意識的連接,帶著覺知,把盲目的愛轉化成智慧的愛的時候,所謂的遺傳病照樣可以治愈也不是不可能。

? ? ? ? 每一種疾病都是身體在說話,通過觀察會發現,甲狀腺出現問題的人不是怨氣沖天,就是性格很壓抑;頸椎病的背后一定有一個不被尊重的父親和權威;墮胎的女人往往會用子宮或卵巢出現病變的方式平衡內心的罪惡感,抑郁癥只是在提醒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 ? 無數的案例證明,疾病真的是一個天使,它只是在提示我們的生命偏離了正道,需要做出一些調整。如果我們能夠讀懂,它就完成了使命,然后悄然離開。所以,當疾病到來的時候,坦然面對,帶著覺知去讓內在的失序達成和解,那個時候,疾病不但不會成為奪命的惡魔,還會變成生命升華的一個愛的臺階。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From:得到APP《香帥的北大金融課》讀書筆記 兼并收購,是投行最傳統的一個核心業務。 一、兼并收購:企業的二手...
    小蜻蜓fly閱讀 293評論 0 1
  • 前兩天在讀桐華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還猜想著張駿和羅琦琦最終會以什么樣的美好結局完美收尾時,文章卻戛然而止。...
    無言meet閱讀 978評論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