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是誰?如果我說:你們知道蘇武牧羊嗎?那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啊。可是,張勝和蘇武有什么關系呢?關系大了去了!在中國歷史上,如果沒有張勝,就沒有蘇武牧羊20年忠貞不屈、可歌可泣的故事。
2000多年前,漢武帝繼位時,北方匈奴汗國時時與漢帝國發生沖突,戰火延綿不斷。公元前101年,匈奴汗國且鞮侯單于即位,表示愿與漢帝國和解,因此,漢武帝派蘇武做派遣正使前往匈奴汗國,而張勝是蘇武的副手,這個副手使“一把手”蘇武徹底地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一天,且鞮侯單于外出打獵,張勝背著蘇武殺了單于的謀士衛律,并綁架單于的老母親一同逃往漢帝國。一個國家高級外交官,怎么會如此膽大妄為?我們可以理解為他是愛國的,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單于永遠臣服于漢帝國,雖然手段卑鄙,但出發點是好的,我們還是準備原諒他的。
自己的母親被劫持,單于自然不會放過,經過血戰,張勝被俘。這時,狗血的一幕發生了:張勝屈膝投降了!而被蒙在鼓里的蘇武拒絕投降,于是就有了蘇武牧羊二十年的故事。
此時再看張勝,他是一個愛國者嗎?不,他是一個標準的投機者:如果劫持單于母親的行動成功,單于出于對母親的孝順,可能會臣服于漢武帝,那么張勝就是漢帝國的大英雄,加官進爵不在話下。可是,張勝的計劃失敗了,于是,被俘后他立馬就投降了,翻臉比翻書都快,表面上看是叛徒一個,而實質上是標準的投機者的嘴臉。他的投機行為破壞了兩國交好的大好局面,導致戰火重燃,百姓流離失所、生靈涂炭。
投機者的概念,最早指在金融市場上通過“買空賣空”或“賣空買空”,以較小的資金博取最大利潤的人,后來,引申到生活中,指為了達到個人目的,利用時機或巧妙手段,見縫插針,取得成功的人。
仔細想來,在當今社會,象這樣投機的人還少嗎?
認識一企業分公司老總,是從南方總公司派過來的,精明能干,想成就一番事業。剛來不久,職工因前任老總獎金發放不公而鬧事,拍桌子摔椅子的,副總一馬當先,走家串戶地給鬧事的職工做工作,事件終于平息。
老總對副總感激不盡,特別照顧副總,副總也是一副洋洋得志的嘴臉。一次,副總未經老總同意,擅自對外投資一筆款項,老總忍無可忍,給副總一個警告處理,誰料副總憤然帶著一批業務骨干,跳槽到另一公司,同時帶走了公司許多核心機密,導致公司損失慘重。后來他才知道,當初職工鬧事,就是這個副總一手操作的,老總追悔莫及。
投機者是最會利用別人的人,他們會將身邊的人最大化地利用起來。在利用你之前,他們給你的感覺是“貼心貼肺”的,他們會“想你所想、急你所急”,你會被他們對你格外的關心、關懷而打動,從而產生“士為知己者死”的念頭,當他們提出一些要求、或碰到什么困難,你會竭盡全力幫助解決。當他們的目的達到后,他們就會慢慢地疏遠你,那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也不復存在了。其實,不是他們疏遠了你,而是你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
投機者是最會搞“幫幫派派”。他們總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現,拍著胸口說他們是你最“鐵的朋友”。你偶爾與某人有一點意見不合或看法不同,其實本沒有什么大不了,但是,這些“朋友”會比你還激動、還憤怒,會找出某人“不夠意思”的種種罪證,來證實某人實在是“罪不容誅”,于是,你突然間就和某人變成了對立面。
但是,最讓你大跌眼鏡的是,有一天,突然間你“最鐵的朋友”和對方成了“最鐵的朋友”,讓你百思不得其解。其實說穿了,只是你沒有利用價值、或你的利用低值不如對方而已。因此,投機者往往一會兒是這一幫的,一會兒是那一派的,忙得不亦樂乎。
投機者都是極其聰明的人。其實,和聰明的人打交道,要比和笨蛋打交道好。但是,他們的特點是極其自私自利,沒有原則性,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這就比較害人了。張勝,害得蘇武在異國他鄉牧羊二十載,老婆以為他死了重新嫁人,落得妻離子散;那個副總本來想成就一番事業,結果弄得灰頭土臉,被召回總部。
隨著時間的流失,人們總會看清楚投機者的真面目,但是,看清楚真相總要經過慘痛的教訓、或受到程度不同的傷害。因此,我們要睜大眼睛,遠離“張勝”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