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忙于給家里的貓寶寶們找新家長,寫字畫畫暫且擱置了一段時間,雖說這個月僅剩不到十天,但依舊會認真畫畫,認真記錄同時做好輸出分享。
聽著陶喆的歌:“風吹落最后一片葉 我的心也飄著雪 愛只能往回憶里堆疊?!币贿呍谙?,該畫些什么呢一邊默默的刷著朋友圈,突然眼前一亮,畫慣了我家四只黑白貓突然被一只橘貓的照片吸引。于是定下就畫他啦!
先曬張最終效果吧(如上圖)
第一步:確定好主題畫橘貓后,把紙用紙膠帶裱好,習慣性沿用之前的豎版繪畫習慣,先用鉛筆確定構圖及大輪廓。
第二步:細化橘貓面部的紋路,注意貓面部向右略有傾斜,五官注意也要角度統一。其次,細化出眼睛的層次及胡須處毛發的層次。因為章節整體圍繞貓與花草為主要題材,加上畫面前景比較空,所以在畫面的左下角,加上了一只裝著多肉的蝸牛盆栽,讓蝸牛的頭部與貓的視覺線達成呼應的效果。避免貓視覺的空洞。
第三步:用淡淡的赭石加中黃融合后鋪貓面部及身體的主色,像下吧及鼻梁等白色的地方與眼睛暫時留白,涂色的時候不要涂上。這一步為了區分出大的色彩關系,用水多一些,畫面保持通透。
第四步:等顏色干一些但又未完全干透的時候,開始上第二遍顏色,加深頭部的紋路及臉頰處的暗部過渡色。身體部分整體加重,隱掉細節毛發的處理,保持遠景虛化。耳朵的部分弱化處理,最后再細化。
第五步:趁著等橘色毛發整體變干的時候,調色細化鼻梁嘴角及下吧處淺色的毛發,耳朵的層次也同步加上。接下來繼續深入細化臉部的紋理,及內眼角的加重。
第六步:一邊等著貓整體變干,于是便洗好筆,鋪好蝸?;ㄅ璧牡咨?/p>
第七步:筆尖保持水分充足畫出多肉葉片的顏色,我習慣先畫好葉片外輪廓的綠色,之后換只干凈筆在內片內部畫好黃色或紫色,再把兩色暈染開。多肉鋪好色之后,耐心等待變干,繼續加深花盆顏色。
第八步:放大橘貓的面部,摸一下紙張基本已經干透,便可以開始畫眼睛啦!
為什么強調一定要等干透呢?因為如果紙張沒完全干透,落筆下去會有“開花”的效果,絕對影響一幅水彩的顏值。所以一定要干透。畫眼睛的黑色水量適中,用細松枝勾線筆,先畫出上下眼線,后畫出瞳孔最深的部分。眼球及瞳孔的反光處留白。
第九步:同理也要等黑色部分完全干后,用孔雀綠與普蘭調和,畫瞳孔內的反光,高光處留白。眼球用草綠加藍,鋪色后,待顏色未干用中黃在最中心處補色,畫出眼球的立體感。同時也可以開始細化面部的毛發,改用勾線筆,盡量保持別有太多水分,順著毛的生長走向,畫出毛的質感。
第十步:給背景色及前景的木臺階鋪色。
第十一步:細化出木臺階縫隙的深色,等偏干時候,畫出木材本身的紋路。加深蝸?;ㄅ柙谀九_階上的投影。
第十二步:深入刻畫近景的多肉,加重陰影及盆土的顏色。讓多肉整體色彩豐富起來。同時,不用等待背景黃色完全干透,在遠景處用中黃做疊加,讓遠景更加細膩。遠景大致干透的時候,用赭石畫出樹干。
第十三步:遠景樹干的描繪盡量寫意一些,根據枝干的走向鋪出葉子的底色及加深層次。
簡單的裝裱完成,初冬的一只暖橘貓收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