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字數:556
向死而生是一種倒序,死亡是多不過去的,所以在有生之年我們更應該敬畏生命。非常巧的是昨天聽了我們院的一個講座,教授從臺灣回來,講的是緩和醫療。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緩和醫療的原則:維護生命,把瀕死作為正常過程,不加速也不拖延,提供疼痛的緩解服務。
在日本,癌癥末期的患者絕大多數會進入緩和醫療,這一數字高99%以上,臨終放棄搶救、平靜坦然告別人世已成大眾共識。1990年臺灣也通過了“安寧療護法案”,可預立醫療相關醫囑,如放棄搶救等,醫療費用由全民健保支付。
但是在大陸,目前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我國著名作家瓊瑤曾預立醫囑,某一天我到了生命的最后時刻,你們為了讓我活下去,而在我身上插滿了管子,如果是這樣,請不要這樣做,讓我平靜的有尊嚴的離開,這就是對我最好的愛。
所以呢,不要恐懼死亡,正確面對,在人生的這條漫長的歲月里,只有投資自己才是穩賺不賠,好好的歷練,有生之年,不求影響多深遠,但求能力范圍之內,幫助更多的人。為自己,也為下一代做好榜樣。
正所謂懷克己之心,積厚德載物,你認為對的事情就堅持,不要整天充滿抱怨的活著,不要讓那些糟糕的事情占據你的大腦,擋住你前進的腳步。步子要穩,心態要正,時刻準備,機會來了,就如同狼一樣撲上去,緊緊抓住。
我們努力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是生活的不快樂,那工作的意義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