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我朋友那里,聽到了一個故事。
她有一個初中同學,大學畢業(yè)之后就當了小學老師。僅僅當了一年,就辭職了。
剛當老師的時候,她接手的是一年級。 她原本以為,5、6歲的孩子和《爸爸去哪兒》中的孩子差不多,一個個都非常可愛,乖巧,萌萌噠。
但買家秀和賣家圖總有很大的差別。她的學生調(diào)皮搗蛋,愛扒同學褲子,上課總跑來跑去。她為此傷透了腦筋。
但她仍然覺得,老師和學生是朋友,應該平等相處。所以,她近似討好地對待學生。對于那些熊孩子,她采用的方式也往往是講道理。
但是那些孩子卻不領(lǐng)情,甚至變本加厲。原本好好的一節(jié)課,演變成了鬧哄哄的菜市場。她還為此哭了好幾次。
作祟的除了這些熊孩子,還有熊孩子的家長。
熊孩子上課不認真,考試考不好。熊家長不考慮自己孩子的問題,就跑到學校找老師算賬。
她覺得自己水平不高,應該負一部分責任。但上課熊孩子認真聽了嗎?班里面又不是沒有成績好的。
她唯唯諾諾地給家長講著道理,家長卻始終認定,考不好就是她的無能!
于是,一場家長會就變成了一場批斗會,一群家長批斗著一個剛從大學畢業(yè)的可憐兮兮的小女生。
朋友對我說,你說聰明人都謹言慎行。我同學這也算是謹言慎行了吧。
她對待學生,從來和藹可親,沒說過一句重話。對待家長,每句話也都時刻照顧學生的尊嚴,不把話說的太過。但為何最后卻落得辭職的下場?
我說,真正的謹言慎行不是這樣子的。
當我們初入職場,大多和我朋友的同學表現(xiàn)一樣,想要通過自己對別人的好,和每個人都處理好關(guān)系,得到他們的肯定。
卻不知,這個目標永遠無法實現(xiàn)。
職場,其實和戀愛一樣。我們看別人談了這么多年的戀愛也應該明白,你對別人好,別人可以對你好,也可以對你不好。
你心思單純,也許在別人眼里就是不知變通。你神機妙算,也許在別人看來就是詭計多端。你平易近人,也許在別人心中就是怯弱無能。
所以,學生欺負你,家長欺負你,似乎全世界的所有人都在欺負你。于是,你感受到了整個世界的背叛。
其實,歸根結(jié)底,他們敢欺負你,不是因為你對他們太好,而是你的資歷淺。
他們會覺得,因為你資歷淺,所以只能靠討好他們來維持彼此關(guān)系,甚至別有所圖。
于是,就被他們輕視,被他們認為沒有能力,被他們認為事情辦砸的責任全部在你,甚至毫不客氣地想你傾瀉所有的怒氣。
這種困境,我們都遇到過。但困境終究是逃不掉的,逃避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嚴峻。困,而后學。特別困,就喝杯咖啡而后學。只有學成,才會有資歷。只有有資歷,才會有尊嚴。
在學之前,一定要有學成的信心。要有信心,我們就得明白,世上沒有任何事是一蹴而就的。學,也得經(jīng)過一段過程,更多是一種痛苦的過程。孔子說,他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可見,他在五十之前,不知天命為何物,四十之前,也會感到迷惑,三十之前,恐怕立都立不住。至圣尚且如此,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
的確,作為職場新人,業(yè)務水平尚未達標。但是,新人有的是對工作的熱忱和責任心。這也是新人的最大優(yōu)勢啊!何況,誰不是從新人走過來的?
所以,不要覺得自己是新人就不好意思,不要覺得自己是新人就對不起自己的工作和薪水,不要覺得自己是新人就瞻前顧后,刻意討好,唯唯諾諾。這才是謹言慎行。
收起你的怯懦與廉價的好,學成之后,你也是一棵參天大樹。
不要讓怯懦耽誤了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