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笑來在寫作課上提到寫作三要素分別是輸入,處理和輸出,在這里我想說說自己對這三個要素的理解,因為感覺不是很準確,所以希望讀者朋友能提出更有針對性的反饋。
? ? ?一、輸入:就是為了掌握和明晰各種概念,需要從三個方面提高輸入能力。1、選書能力。選擇有衍生能力的書,這種書每章都能修正我的觀念進而指導行動,改變對生活的看法。選擇有趣的書,這種書能讓我從更多的維度去看待人事、理解生活;2.閱讀能力。這需要我更多地去主動閱讀,提高只字不差閱讀的能力,才能看出更多的言外之意,才能更好地歸納總結書中的問題和答案;3.讀人。善于觀察細節,于無聲處讀書,每個人都是一本書。
? ? ? 二、處理:如果說輸入是買菜,那處理就是改刀。1.我把學習到的知識,分類整理后結合原有的知識形成自己的體系,那些是我認可的,那些是我不確定的,那些是我反對的;2.每天睡覺前在大腦中過一遍當天接觸過的人和事,看看自己那方面做得不錯、那方面做得不好。心中還有什么疑問,可以通過網絡或書中再去查找一下;3.最后用采銅說的總結:“在理論世界思考現實,在現實世界思考理論。”
? ? ? ?三、輸出:把一件事說清楚的能力。在腦子里想是一回事,變成文字寫出來又是一回事,把復雜的事說簡單,把無趣的事說得有趣是我追求的目標。通過21天寫作,我發現說出自己內心深處最想說的話就好,想感動別人就先感動自己,文字的貧乏別人是看得出來的。所以我們更需要的是提高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而不是文字或排版之類的抖機靈。
? ? ? ?對我來說一直是這樣的,有些事你不去做就不知道有什么好處,當我能夠從作者的角度去閱讀一本書時的感受和從讀者的角度去閱讀是不一樣的,這也許是寫作給我帶來閱讀方面的提升,所以閱讀和寫作是不可分割、互為犄角的。笑來提出了寫作的五大階段1.培養思考能力;2.培養表達能力;3.輸出價值觀;4.提高影響力;5.普度眾生。我發現自己在輸出價值觀的過程中,能夠收到正向的反饋,有些人要求幫著寫些文章之類的,希望隨著價值觀的提純,影響力能夠越來越大。輸入后的思考、思考后的行動,其實行動才是最理想的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