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一生一世那么短暫,原來當你發現所愛的,就應該不顧一切地去追求,因為生命隨時都會終止,命運是大海,當你能夠暢游時,你就要縱情游向你的所愛,因為你不知道狂流什么時候會到來,卷走一切希望與夢想。"
--悟空傳??
隨著悟空傳的首部預告進入人們的視野,“西游”這個長期在熒幕上出現的話題再次引發熱議。
有人說,悟空傳是對傳統西游的一次顛覆,畢竟像以往的大話西游,西游降魔篇等片中,主要都是以伏妖除魔為主線,以匡扶正義為主題,而悟空傳則更傾向于打破傳統,把站在道德制高點的神佛拉下神壇,揭露他們的陰暗面和對凡人的控制欲,這對于我們固有認知中的西游故事,顯然是相悖的,也正是因此,悟空傳才吸引了大批的書迷和影迷基礎。
五百年很漫長嗎?
記得,忘了,
或許沒那么重要,
因為再重逢時,
我們仍會相愛。
以前的西游是禁欲的,為了世間生靈而沖破層層阻礙,而悟空傳多了愛情的情節,更富有人性和接地氣。
天蓬和阿月是當中典型的代表。天蓬守護了阿月八十萬年未曾說過一句話,用沉默的陪伴表達所有愛意。
在銀河里,守護著阿月的星河,天蓬的深情被化身豬身中止,他被貶下凡塵,憑借著對阿月的愛支撐到了最后,誰說神仙就該無念無欲?如若成佛要犧牲喜怒哀樂,要失去深愛的人,那么天蓬一定不會是主動選擇成佛的那個人。
而幸好,即使經歷了漫長的分別,即使不再是威武的天神,在銀河被暴雨沖垮下大火蔓延時,天蓬終于還是不顧自己的豬身形象闖入大火燃燒的宮殿,阿月一眼便認出那是守護她多年的天蓬,是她苦苦等待的愛人,他們終于永遠地在一起。
我知道天會憤怒。
如果人觸犯了它的威嚴。
但天是否知道人也會憤怒?
如果他已一無所有。
當我乞求時,你傲慢冷笑。
當我痛哭時,你無動于衷。
現在我憤怒了。
我要聽到天的痛哭,我要聽到神的乞求。
蒼穹動搖時,我放聲大笑,
揮開如意金箍棒,打它個地覆天也翻。
從今往后一萬年,
你們都會記住我的名字,齊天大圣孫悟空。
作為悟空傳的靈魂人物,孫悟空是個矛盾的存在。他既善良,會為了捍衛自己的猴子猴孫而奮戰,他既心軟,會因為阿瑤的哭泣而不知所措,可他又無比勇敢,在明白眾佛的虛假慈悲后,踏凌霄,放肆桀驁。
這個天地,我來過,我奮戰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局。
他是視天神如無物的凜凜英雄,也是那個抱頭喊:“不要燒我的花果山”的猴子,在他身上我們似乎能夠洞見自己,沒有唐僧那般普度眾生的宏愿,只是追求自由。
順應規則,又被規則打敗,然后奮起反抗。
他是白晶晶的英雄,是無敵的戰神,卻迷失了自己,誤解了自己,差一點成了無欲無求的斗戰勝佛,差一點不再有緊箍咒的束縛,差一點得到了永生。即使他一直在追求自由,打破宿命的安排,可他終于還是被操控住。在命運的洪流下被覆蓋動彈不得。
而換個角度來換,不過是又一個五百年,是無窮無盡的輪回,孫悟空永遠不會死,他永遠會重新站起來與命運斗爭。
就像作者今何在說的;“沒有西天,沒有極樂,只有永遠無盡的長路,走著一代代不肯絕望的人。 你會看到你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一切都離你而去,只留下你自己。”
這是一條只有自己能救贖自己的取經之路,無論途中遇見了與之愛恨糾纏的紫霞,還是影響至深的金蟬子,亦或是始終操控著世間的如來,每一個人,神或妖,都在豐富著孫悟空的畢生際遇,也教會我們關于成長的課題。
唐僧師徒四人因為不同的原因匯聚在一起,走向同一個西天。沙僧是一個反例,他承認規則,遵守規則,卻成為規則碾壓下不得超脫的苦行僧。他費盡心力修復了王母破碎的琉璃盞,卻被輕易地再次摔碎。原來五百年的光陰只是一個騙局。他因此而憤怒,是否天神就有踐踏凡人尊嚴的權利?是否拯救蒼生不過是他們道貌岸然的幌子?
這些被時運擺布的人們漸漸覺醒,掙脫命運枷鎖。這是一個無比悲壯的故事,也是一條漫長的路程。
求饒的凡夫俗子,和點破蒼穹的神佛,都是同一個人,他就是金蟬子。金蟬子既是唐僧。孫悟空為了護送唐僧,不惜殺掉曾經的兄弟牛魔王,也毀掉曾經的一切。
悟道與得道對于唐僧而言似乎少了那么些曲折,以至于他最后終于順利成為天神的一員。但誰又知道他其實羨慕孫悟空有紫霞可以愛,楊戩有忠心不渝的哮天犬,與天齊壽卻要度過萬年寂寞,在我看來其實才是最悲劇的存在。
其實,縱觀整本書,有信仰,有道德束縛,有倫理綱常,有階級強弱,一如我們身處的世界萬物生長,要經歷漫長的扎根,生長以及枯萎的過程。
悟空傳里有最深沉無私的愛,有對于自由最頑強的執念,也有不肯屈服于命運的勇氣,西游之路從來就不曾有結局,唯一的結局是你對于悟空傳的理解,這本書闡述的唯一的真理是不熄不滅的精神力量,指引著我們通向自我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