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陪兒子讀地是繪本,這次在書友的推薦下,看地是周克希老師翻譯地版本。
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先是想做海軍,到20多歲空軍因受傷退伍,44歲爭取繼續服役,直至開飛機消失。他是印在50法郎的人,可見他在法國關注度之大。他寫《小王子》里的玫瑰,很像他妻子康素愛蘿·森琴,她浪漫狂野,倆人一見鐘情,認識幾個月就結婚,婚后兩人摩擦不斷,無數次吵架,背叛,又和好。“不要聽她說什么,而是看她做了什么。”圣埃克絮佩里最終發現美滿婚姻生活的鑰匙,但追求海闊天空的人,最終還是沒有留在他的B-612小行星上。
前言中:法文中用的是apprivoiser,這個詞當然可以譯成“馴養”或“馴服”。這樣譯,有詞典為依據。然而問題在于,作者到底是在怎樣的語境中使用這個詞的呢?作者本人反而沒有被馴養和馴服。婚姻生活需要馴養和馴服嗎?如果心不自由了,還會幸福嗎?
以前讀過,所以記得結果。婚姻如果是用愛圍起的“玻璃罩”是不是好于一個人的自由。我想小王子游歷了6個行星,后面見到愛的導師狐貍,組成他個人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