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日,途經許孟鎮,兒子指著一幢剛建的三層白墻灰瓦小樓說:“媽,看看那是馬頭墻。”我頭一次聽說馬頭墻,不禁問兒子什么是馬頭墻。“就是突出的那一部分,形狀像馬頭,有防風,防火的作用,是古代的一種建筑風格。”兒子指著樓房介紹著。“你怎么知道這是馬頭墻?”我好奇的問。平日我也沒見他看這方面的書啊。“植物大戰僵尸漫畫書建筑卷里就有介紹啊。”兒子答道。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平時只要是兒子喜歡的書,我們都給買,從沒因為是漫畫而例外。中午或晚飯后兒子沒事就看書,一看就是個把個小時。有時能聽見他一邊看一邊哈哈大笑,我心想:有那么逗嗎,小孩子就是幼稚啊。有時也建議他看些經典的,別光看漫畫傻笑。兒子振振有詞地說:“你看看,每個笑話后都有知識鏈接呢。我們愿意看這樣的,又好玩又能學知識。”
? ? ? ? 記得學校圖書室有一套漫畫版的《十萬個為什么》,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反復地給他借閱了好幾次,因為他喜歡看總催我借。反之我給買的正兒八經的一問一答式的版本,他只是偶爾翻一翻。看來孩子們還是喜歡這種寓教于樂的學習方式。現在孩子們喜歡的《尋寶記》、《植物大戰僵尸》等系列書籍,都是采用漫畫的形式,依托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歷險故事,將歷史、地理、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識綜合起來展現給小讀者,比起單純的知識講解趣味性強多了,也更容易吸引小讀者。
? ? ?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時不用我們給予講解,不用我們逼迫,孩子們也能收獲到我們意想不到的知識,也能不斷的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