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課間休息的時候,小象看到小狗嘟嘟囔囔的正在背誦著什么東西,看起來非常吃力。就好奇地問小狗:“小狗,你在背什么課文嗎?最近好像山羊老師沒有布置課文的背誦作業啊。”
小狗好像正碰上了什么困難似的,聽到小象問自己,趁機松了口氣,說:“哎,小象,你看,就是這本《唐詩三百首》。”
小象崇拜地看著小狗:“哇,小狗你真厲害,咱們的課本上一共才學了不到三十首唐詩,你竟然找到了三百首唐詩來背。我真崇拜你。不過我看你背誦的很吃力啊,你為什么給自己制定了這么沉重的一項任務呢?”
小狗無奈地苦笑道:“還不是因為上次小猴病了,山羊老師讓我替他寫班級日志嗎。后來小猴病好了,為了鼓勵我繼續寫作,夸我已經不是吳下阿蒙了,希望和我各自寫一份日志。但是你知道的,我的文學功底和小猴比還是差遠了,為了我寫得文章不讓大家失望,我必須盡快彌補自己的不足,所以我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學期內把這本《唐詩三百首》全背下來的任務。不過,平時偶爾背誦幾首唐詩雖然挺容易的,但是要把這么多唐詩都背下來還是挺困難的。我現在都有點想要放棄了。”
小象急忙勸小狗說:“小狗,你不能輕易放棄啊。我覺得你的目標挺偉大的。既然你喜歡背唐詩,那你喜歡李白的詩嗎?“
小狗聽到李白的名字,眼睛里立刻充滿了崇拜的眼神:”當然了,我當然喜歡詩仙李白了。我現在背會的唐詩,大部分就是李白寫的。我特別欣賞和崇拜李白。“
小象聽了,馬上胸有成竹地說:“那就好辦了,這次我給你講個李白的故事吧。在眉州的象耳山下,有一條小溪。李白小時候,有一次沒有毅力完成自己學習任務,就逃學到這條小溪邊玩。他在小溪邊看到一個老婆婆手里拿著一根很粗的鐵杵在石頭上磨,鐵杵就是鐵棒。李白很好奇,問老婆婆為什么要磨鐵杵?老婆婆說,我要把鐵杵磨成一根細細的針。李白更奇怪了,老婆婆,這么粗的鐵杵,你要磨到什么時候,才能磨成針呢?老婆婆告訴李白,只要我的功夫深,就能把鐵杵磨成針。李白聽了很受啟發,想起了自己沒有完成的任務,急忙回家繼續用功讀書了,最后你知道的,李白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詩人。這就是磨杵成針這個成語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要有毅力,下功夫,就能克服困難,做出成績。“
小狗聽了小象講的自己偶像李白的故事,好像也獲得了很大的動力。
小象看到自己的故事似乎起到了給小狗鼓勁兒的作用,繼續說道:“其實我的文學功底更差,你比我強得多,還要這么努力,我更是沒有道理不努力了。所以我想和你一起背誦《唐詩三百首》,咱們互相督促,互相鼓勵,你看好嗎?”
小狗感動的握著小象的手說:“小象,你真是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