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已經從學校出來8個多月了,真正開始站在學校和社會的十字路口時,才感受到時間的行色匆匆。
雖然已經離開學校,但是自己還是沒有完全擺脫身處學校時的思維和行動方式,比如總感覺放寒假了才是結束一年學業的標志。看到那么多人在元旦時就已做了過去一年的反思總結和新年規劃,但是自己卻還是覺得放假了才是一年真正的終點。或許是還沒適應職場的規則和習慣吧,終于在回家前一天的假期開始回望逝去的2016,同時也激勵一下新年的自己。
工作(產品&選擇)
去年寒假下決心轉做產品經理(之前一直立志做一名真正的程序猿...),今年開學后就開始著手準備,一方面儲備自己的產品知識,另一方面就是需要找到一個好的實習單位。好在都還順利,產品入門不難,四月底就離開了學校。其實當時自己是面臨了一個很大的選擇,那就是繼續學業讀研還是直接出去工作,最終選擇了后者。決定沒有絕對的對錯,但是現在想想,在當時做這個決定沒有錯。
離開學校后到目前為止呆了兩家公司,雖然都是產品崗,但是公司的業務領域自己從前從來沒有考慮過會有涉獵。一直羞愧于自己的智商不夠高,但是好在反應問題不慢、學習能力尚可,因此面對完全陌生的業務和領域,自己還是很快的適應了過來。
回望已走過的大半年的產品之路,現在的自己正在從功能到業務慢慢進步。市場上不缺行尸走肉的員工,而要想取得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就不能只止步于當前的工作,尤其是身處互聯網行業。在跳槽第二家公司的時候就有意往業務方面更加精進,雖然不同公司的業務領域各不相同,關鍵的是鍛煉了自己思考業務的思維,這點也將會是自己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會去著力培養自己的一方面。
作為職場里的一只初生牛寶寶,一直在告誡自己多學習些業務,少鉆研些職場潛規則,但是現實畢竟是現實,當面臨職場規則時,也唯有懂得這些才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畢竟現在還沒有想不干就拍拍屁股走人的資本,關于這些,邊前進邊邊觀察邊思考吧,太過刻意對自己沒有太多好處,畢竟自己是想靠能力吃飯的人。
生活(獨處&約束)
從學校出來后就過上了陌生的城市里自己獨自一人的生活了。在來到北京之前,真的是在陌生的城市里一個朋友都沒有,好在同事都還不錯,與大家也都相處的不錯,也算是在陌生的城市建立了自己的一個小圈子。
8月底剛來北京時,雖然這邊有很多同學,但在剛來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沒有聯系他們。雖然知道如果主動去尋求幫助可能會有人幫我的,但是還是想能自己解決的就不要隨便麻煩別人,直到大半個月后最終安頓下來才約了同學。可能是自己性格有些孤傲吧,所以總是不想隨便去麻煩別人,只想把好的與人分享,卻不想讓別人和我一起承受挫折苦難,雖然這會讓自己承受更大更多的壓力。希望以后能用卡里的賬戶余額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安全感吧,也能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一個人生活就必須要學會約束自己,讓自己忙起來是一個絕佳的方式。看看渺小的自己,往往就有了動力和方向。翻看了下豆瓣里的記載,今年一共32部電影、讀了12本書,看電影的欲望還是超過了看書的想法。書籍還是更加充實,內容也更加結構化,自己也明顯感受到看書對自己的影響,希望今后能夠少看些電影都看書。
一個人也養成了規律的生活習慣,會抽出一定的時間離開電腦桌或者放下手機,跟著Keep進行下適當的運動。每次運動后都會覺得久坐的身體得到了調節,往后的日子這種好的生活習慣不能廢棄,呵護好自己也是對家人和朋友的一種關愛!
學習(主動&不足)
從學校出來后很多次都被虐的很慘,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不足造成的,因此迫使自己更加努力勤奮的學習更多的知識。
不在學校也就沒有老師要求自身學習什么,只能是自己選擇,自我驅動學習。
現在習慣看完一本書后寫讀書筆記,對書中的一些觀點說法也能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自身的認知。看書學習也會有一個精進的過程,自己現在也是處于一個從博采眾長到兼聽則明的轉變,新的一年,看更多的書也要有更多的獨立認知!
當我們5歲時,過一年只相當于我們一生的五分之一;而當我們21歲時,過一年卻相當于我們一生的二十一分之一。隨著年齡的漸長,時間的流逝好似對我們越來越沒有小時候那樣明顯的影響,但是自己心里明白,絕不能浪費一刻留給自己成長進步的時間。
總得來看,2016是一個大轉折,跨出了校門,沒有什么特別的成績,職業生涯也只是開端,但終歸,自己的人生已經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每一年都是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2016并沒有做好,2017得要更加努力:努力認清自己的方向、努力約束自己培養更好的習慣、努力學習獲得更多的知識來源...
2017,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