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XP空間:文件的屬性也玩“花樣”
在Windows XP中,使用鼠標右鍵點擊任何文件,都會在菜單中出現一個“屬性”命令,對此大家可是再熟悉不過了。通過屬性命令,可獲知文件容量的大小、進行共享設置等常用操作。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可不僅僅這么簡單。
保持IE窗口最大化
很多朋友在打開IE瀏覽器時,其頁面窗口就默認為最小化狀態,只能手動將它進行最大化操作,麻煩不已。其實借助IE快捷方式的“屬性”,就可使IE打開時始終為最大化。
刪除桌面上的IE圖標,再為IE創建一個快捷方式。右擊新建的快捷圖標,在彈出菜單中選擇“屬性”命令,打開屬性設置對話框。切換到“快捷方式”選項卡,在“運行方式”選項欄中選擇“最大化”項。最后點擊“確定”按鈕,再雙擊這個IE快捷方式,就可看到打開的IE窗口已是最大化狀態了。
“揪出”隱藏的自解壓木馬
下載了許多自解壓格式的文件,在運行前,你是否考慮過它們其中包括著木馬呢?要是果真如此,當文件自解壓時,木馬程序也將自動運行。所以為安全起見,還是先查看一下文件屬性,檢查是否有木馬為上策。
右擊exe格式的自解壓文件包,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選擇“注釋”選項卡,在中間的注釋窗口有提示:“下面的注釋包含自解壓腳本命令”。如果注釋內容中的“Setup=”語句后有可執行的文件名,那么就可斷定這個解壓文件在進行自解壓操作時,將執行指定的程序,目的非??梢伞?/p>
讓文件屬性更“清晰”
硬盤中某些文件是重要的系統文件,有些是隱藏文件或只讀文件,有沒有快捷的方法來更清楚的了解所有文件的屬性呢?
打開資源管理器,點擊菜單“查看”→“選擇詳細信息”,在打開的詳細信息設置對話框中,選擇“屬性”項目名,點擊右邊的“顯示”按鈕,再點擊“確定”按鈕關閉對話框。返回資源管理器,再點擊菜單“查看”→“詳細信息”命令,可看到文件以信息列表的方式進行排列顯示了。而在信息欄中多出了一項“屬性”,其中“A”表示“存檔文件”屬性,“S”表示“系統”文件屬性,“H”則表示“隱藏”文件屬性,“R”表示“只讀”文件屬性,所有文件均可一目了然。
降低資源占用率
系統資源不夠用,想節約程序運行時所耗費的資源?這很好辦,右擊程序文件名,選擇“屬性”命令,在打開窗口中選擇“兼容性”選項卡。在“顯示設置”欄內可設置程序以256色及640×480的分辨率運行,這樣就可降低色深與分辨率所占用的資源。另外,可勾選“禁用視覺樣式”項,禁用Windows XP中的各種視覺效果,有效降低CPU的占用率,尤其在運行大型辦公軟件時,速度可以加上很多。
使用文檔屬性“透視”文本內容
鼠標懸停在Word文檔上時,可顯示出該文檔的摘要信息,這樣不必打開文檔就可獲知其中的大概內容。那么普通文本文件想獲得同樣的效果,該怎么做呢?如果你使用的是NTFS磁盤格式,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在NTFS格式的分區中,右鍵點擊文本文件,選擇“屬性”命令。在打開的屬性設置窗口中,選擇“摘要”選項卡。在這里可輸入文本的標題、主題、內容及作者等多項信息,在“備注”欄中還可輸入文本的大概內容。關閉對話框,點擊菜單“查看”→“選擇詳細信息”,在打開的詳細信息設置對話框中,勾選“備注”項。確定后,將鼠標移到之前修改的文本文件上,可看到設置內容已全部顯示出來了。
隱藏“屬性”禁用光驅
在資源管理器中,右擊光驅圖標,可查看到光盤信息,并設置自動播放等項目。如果你多加留意,會發現其中還有一個隱藏的屬性內容,它可讓光驅禁用。
打開光驅的“屬性”設置窗口,切換到“硬件”選項卡。在“所有磁盤驅動器”列表中選擇光驅,點擊下面的“屬性”按鈕,打開“隱藏”的屬性對話框。選擇“常規”選項卡,在“設備用法”下拉列表中選擇“不要使用這個設備”命令?!按_定”后,再打開資源管理器,可看到光驅圖標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不明所以的人還以為光驅壞掉了。
查出Windows XP中未“簽名文件”的來源
在Windows XP中,有很多軟件(或驅動)都是沒有經過“簽名”的(即微軟的“數字簽名”)。有的軟件沒有“簽名”不會影響系統正常運行,但是有的則不行,時常會引起一些未知錯誤。今天我就教給大家如何查看文件是否是經過“簽名”的方法,以方便系統在出現錯誤時,好判斷是由哪些程序引起的問題。
查詢哪些文件是否經過簽名并不需要借助第三方軟件,利用Windows XP自帶的驗證工具“Sigverif”就可以查詢到。
單擊“開始”→“運行”,在打開的對話框中輸入“sigverif”,單擊“確定”按鈕后彈出“文件簽名驗證”。
你可以直接點擊“開始”按鈕進行查詢,但是這么做會使得查詢時間比較長。我們可以給它指定查詢范圍,以縮短查詢時間。單擊“高級”按鈕,彈出“高級文件簽名驗證設置”對話框,在這個對話框中點選“查找其他未經過數字簽名的文件”,然后在“掃描該文件類型”中選擇你要掃描的文件后綴類型,設置完畢后,單擊“確定”按鈕,程序即返回到界面。
提示:
界面中進行設置時,你可以將文件范圍設定在C:\Windows\System32\Drivers目錄下,這樣更能縮短查詢時間。
在返回到界面后,單擊“開始”按鈕,程序將進入到查詢狀態。稍等一會,系統即給出查詢結果。
在系統給出的查詢結果中,你會發現所有已簽名和未簽名的驅動程序列表都是位于 %Windir% 文件夾(通常是Winnt或Windows)內的Sigverif.txt文件中,并且所有未經簽名的驅動程序都會被標記為“未簽名”(Unsigned)。在確定了哪些文件沒有簽名的之后,你可以將它們備份到其它地方,然后刪除原目錄中的文件,一旦系統提示異常,你再還原回來就可以了。
Windows操作系統使用記錄自動清除技巧
使用Windows久了,系統就會出現垃圾,或者我們不想讓別個看到我們的電腦操作記錄,那么用自動清理是最好的方法,下面就給大家講一些這方面的技巧。
啟用過時資源記錄自動清理
1. 打開 DNS。
2.在控制臺樹中,右鍵單擊適當的 DNS 服務器,然后單擊“屬性”。
3. 單擊“高級”選項卡。
4. 選中“啟用過時資源記錄自動清理”復選框。
5. 要調整“清理周期”,請在下拉列表中選擇以小時或天為單位的時間間隔,然后在文本框中鍵入一個數。
注意
要執行該過程,您必須是本地計算機上 Administrators 組的成員,或者您必須被委派了適當的權限。如果計算機已加入某個域,則 Domain Admins 組的成員可能會執行該過程。作為安全性最佳操作,請考慮使用“運行方式”執行此過程。詳細信息,請參閱默認本地組、默認組以及使用“運行方式”。
要打開“DNS”,請依次單擊“開始”和“控制面板”,雙擊“管理工具”,然后雙擊“DNS”。
讓XP關機時自動清理頁面文件
使用電腦時,一些Word文檔或者打開的網頁等就會被載入到內存,而為了節省出內存空間,Windows會把不同的文件放到系統的頁面文件中,頁面文件就象一個臨時倉庫。微軟提供了一種方法可以在關閉Windows XP時自動清理頁面文件,默認情況下這一功能是關閉的,下面我們將介紹如何啟用這一功能。不過要注意的是,啟用這一功能后,因為要執行清理操作,所以關機時間將會變長。
操作步驟
1.單擊“開始”菜單, 單擊“運行”,在對話框中輸入“Regedit”,然后單擊“確定”,運行“注冊表編輯器”。如果不熟悉注冊表知識,可以先看一下這里。
2.瀏覽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然后在右邊的列表中雙擊“ClearPageFileAtShutdown”。
3.在彈出的“編輯DWORD”值對話框中,選擇基數為十六進制,并將左邊的“數值數據”改為1,這樣就啟用了關機時自動清理頁面文件功能。
4.重新啟動計算機,使修改生效
清除IE臨時文件
Windows或應用程序在運行時通常都會產生臨時文件,雖然部分臨時文件在Windows或應用程序正常退出時會被自動刪除,但由于Windows的不穩定,或者是因為程序功能的不完善,經常會有臨時文件成為“漏網之魚”。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臨時文件逐漸堆積,不僅占用了用戶寶貴的硬盤空間,而且也極大地影響了系統的運行效率。下面,筆者就如何有效地刪除臨時文件給出兩種方法,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示。
方法一:打開“開始”菜單,選擇“搜索→文件或文件夾”,然后在對話框的“要搜索的文件或文件夾名為”欄內輸入“*.tmp”(tmp為臨時文件的后綴名),在對話框的“搜索范圍”欄的下拉列表中選擇“本機硬盤驅動器”,單擊“搜索選項”,勾選“高級選項”及其下的“搜索子文件夾”項,最后單擊“立即搜索”按鈕。待搜索完畢后,切換至“搜索結果”頁面,按“Ctrl+A”組合鍵或選擇工具欄菜單的“編輯→全部選定”項選擇所有的文件,按“Del”鍵或選擇工具欄菜單的“文件→刪除”項,即可一次性刪除用戶計算機上所有以.tmp為后綴的臨時文件。
方法二:為了加快訪問速度,IE會將曾經瀏覽過的網頁等內容存放在Temporary Internet Files文件夾中。如果我們不希望他人從這里窺視自己的秘密,可以利用關機腳本讓系統自動在關機前進行清理,這里介紹一下具體的操作(以Windows XP為例)。
在“C:\Windows\System32\GroupPolicy\Machine\Scripts\Shutdown”目錄下,新建一個批處理文件Cleanup.bat,內容可根據需要編寫。清除IE臨時文件的命令為“DEL/Q/S "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戶名>\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其中參數/Q表示使用安靜模式,即刪除全局通配符時,不要求確認;參數/S表示從所有子目錄刪除文件。
單擊“開始” “運行”,在運行命令框中輸入“Gpedit.msc”,打開組策略窗口。在左側的控制臺樹窗格中,依次展開“計算機配置” “Windows設置” “腳本(啟動/關機)”節點,雙擊右側詳細資料窗格中的“關機”項目,在彈出的“關機屬性”對話框中點擊“添加”按鈕,將Cleanup.bat添加為新的計算機關機腳本。設置完成后,退出組策略窗口,重新啟動計算機即可。
方法三:打開“開始”菜單,選擇“程序→MS-DOS方式”,用純文本編輯器編輯Autoexec.bat文件(即在DOS方式下運行命令:“edit autoexec.exe”),在這個自動運行的批處理文件中,環境變量temp和tmp定義了Windows運行過程中臨時文件的存儲位置,默認位置為“\windows\temp”文件夾)。
原Autoexec.bat文件為:
SET COMSPEC=C:\WINDOWS\COMMAND.COM
SET windir=C:\WINDOWS
SET winbootdir=C:\WINDOWS
SET PATH=C:\WINDOWS;C:\WINDOWS\COMMAND
SET PROMPT=$p$g
SET TEMP=c:\windows\temp
SET TMP=c:\windows\temp
經編輯后的Autoexec.bat文件為:
SET COMSPEC=C:\WINDOWS\COMMAND.COM
SET windir=C:\WINDOWS
SET winbootdir=C:\WINDOWS
SET PATH=C:\WINDOWS;C:\WINDOWS\COMMAND
SET PROMPT=$p$g
deltree /Y x:\temp(刪除臨時文件文件夾,其中x為該文件夾所在的驅動器)
md x:\temp(創建臨時文件文件夾,X為你的盤符)
SET TEMP=d:\temp
SET TMP=d:\temp
文件編輯完畢后存盤即可。經過以上的設定,用戶以后每次啟動計算機都會自動刪除臨時文件。
清除IE地址欄記錄
前面清除的IE歷史記錄還不夠徹底,當我們在IE地址欄中輸入與曾經輸入過的URL一樣的字符串時,仍會顯示出相關的網址記錄。要想清除這些記錄,則必須將注冊表[HKEY CURRENT 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TypedURLs]分支下的鍵值全部刪除。
用記事本創建一個腳本文件,腳本內容如下:
Dim WSHShell
Set WSHShell = WScript.CreateObject("WScript.Shell")
WSHShell.RegWrite "HKCU\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TypedURLs\", ""WSHShell.Reg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TypedURLs\"上述腳本共有四句:第一句定義一個變量WSHShell,第二句創建一個對象,第三句寫入注冊表,如果注冊表中不存在該項,執行腳本時會出現錯誤提示。輸入以上內容后將其保存為Cleanup.vbs。注意,后綴名一定要是vbs,這樣才能保證腳本的正常執行。
編寫完成后,在組策略窗口中依次展開“用戶配置” “Windows設置” “腳本(登錄/注銷)”節點,雙擊右側窗格中的“注銷”項目,在彈出的“注銷屬性”對話框中點擊“添加”按鈕,將Cleanup.vbs添加為注銷腳本。這樣,當計算機注銷或關機時就會自動清除IE地址欄記錄。
前面介紹了利用關機和注銷腳本自動清理上網痕跡的方法,如果你還有其它的項目需要清理,也可以參照上述方法。這里要提醒讀者的是,利用腳本實現自動清理前,最好先用手工方式徹底清理一次。
清除IE歷史記錄
清除IE歷史記錄通常的方法是“Internet選項” “常規” “清除歷史記錄”。不過,我們同樣可以利用關機腳本來實現自動清理。在前面建立的Cleanup.bat批處理文件中添加一條命令“DEL/Q/S "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戶名>\Local Settings\History"”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