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負丹青
馮盾
吳冠中先生走了,中國美術進入了寒冬。上網瀏覽了先生的畫作,受到了強烈刺激。清新干凈的筆墨,超逸空靈的意境,脫俗絕塵的氣息。在這里沒有喧囂,沒有浮躁,繁華落盡,只有真淳。先生已矣,留下的不是價值數十百億元的畫作,而是撼奮人心的藝術精神……
先生的自傳曾以“我負丹青”為書名,令人感慨良多。同學少年,有志于丹青,揮毫涂鴉,也曾經躊躇滿志。二十年如一夢,如今真的是筆已成冢,墨池已干。前些日子回家,忽然看見求學時曾用過的一支毛筆,筆桿已被蟲蠧,面目全非;筆豪已衰落,如濯濯童山,不由得鼻酸眼澀。物猶如此,人何以堪!“丹青”如一夢,徒憶少年。
“我負丹青”,先生一句話,愧煞同路人。在經濟社會的高壓下,在物質世界的喧囂中,堅持追求,登堂入室,卓然成家者能幾?成為藝術家是要能耐得住寂寞的,就如先生說,很多人一生只是畫匠,他可以發表作品,可以舉辦展覽,嘩眾取財,但他不是藝術家。藝術家是要一生經受痛苦的,藝術家就是殉道者!只可憐我們一顆追求美的小小心臟早已被浮躁的時代撕扯得支離破碎……
“我負丹青”,我已沒有資格說這句話,那是真正熱愛藝術的人的肺腑之聲;高山仰止,對吳先生,我也是沒資格景仰的,最起碼你要有一顆傾情于藝術的心靈,而我的心只能在黑暗中瑟瑟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