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不是講一個轟轟烈烈的瑪麗蘇愛情故事,女主白流蘇也不是一個運氣開掛的傻白甜。戰火傾頹了一座城,同時也成就了兩個人。《傾城之戀》更多地是呈現生活圖景,展示人生百態,當然也包括愛情。相比于張愛玲的小說原著中的略顯空洞的白流蘇,我更喜歡翻拍的電視劇版本中美化了的白流蘇。
一、進退維谷,漫漫人生不知何去何從
1、徒有虛名的望族-無力抵御現實生活
白流蘇出生于沒落的詩書望族,她是白家六小姐,祖上曾出過翰林,然而到了她的適婚年齡,家中往昔的榮光早已成云煙。祖產已所剩無幾,兄長又不事生產,經濟上捉襟見肘,甚至沒有錢為白流蘇置辦體面的嫁妝,出閣的喜悅被籌款的愁云所取代。老太太想法設法總算讓女兒風風光光地嫁了,如果說此時的白家還像一個看似華美但空無一物的匣子,那么在此之后連表面上的體面也不復存在了。
2、放浪不羈的丈夫-無力維系殘破婚姻
白流蘇的夫家是上海的新晉富商-唐家,唐少爺是個典型的浪蕩公子哥。流蘇本不奢望能舉案齊眉,琴瑟和鳴,但以為好歹能能過上安穩日子,然而短暫的甜蜜過后很快就是苦澀。結婚并不能拴住唐一元的心,婚后繼續過著花天酒地、夜不歸宿的浪蕩生活。如果僅僅只是跟外面的鶯鶯燕燕逢場作戲也就罷了,不僅唐一元的風流韻事見了報,到后來索性娶了姨太太。
3、尖刻淡漠的哥嫂-何以尋求親情溫暖
白流蘇和唐一元吵架回了娘家,不消幾天就開始不受待見,離婚之后寄居娘家的日子更是度日如年。哥嫂嫌棄小姑在家吃白飯徒增開銷,不光問她討要飯錢,還時不時地冷嘲熱諷。及至后來白流蘇實在沒錢了,只好拿耳環給嫂嫂充當飯錢。還好,還有白寶絡,這個雖是同父異母,但情誼篤定的妹妹,她真心地關心姐姐,愛護姐姐。寶絡是庶出,又是女兒身,所以在家并沒什么話語權,然而她還是常常忍不住為姐姐打抱不平,甚是一種精神慰藉,但不足以改變流蘇在家的境遇。
4、殘酷冰冷的現實-無望奢求尋常歸宿
得知流蘇的境遇,流蘇初婚的媒人徐太太又幫著介紹了幾個相親對象,流蘇心中十分感激,對此時的她來說再婚幾乎是維持生計的唯一出路。這些相親對象除了經濟上還算寬裕,其他方面基本都差強人意,有的其貌不揚,有的性情古怪,有的摳門到令人尷尬,流蘇內心自然是不喜歡的,但她懂得徐太太的好意也明白自己的處境,她知道自己一個離了婚又過了最佳適婚年齡的女人已沒什么挑選的余地,所以每次反饋的時候都沒有回絕,甚至主動向徐太太問詢對方的反饋信息,徐太太知道流蘇是因為在家實在呆不下去了。然而,流蘇的退而求其次并沒有換來相親的成功,有的嫌棄她是二婚,有的覺得她年齡大,有的誤以為她不安分。流蘇對寶絡說,本來以為自己是受委屈的,結果發現連這樣的男人都看不上她。
二、明珠暗投,切切痛楚時刻縈繞心頭
不是每段戀曲都有美好回憶,用完傷心只有分離。不是每個人懂你的好,也不是所有的好都會被珍惜。過去已然,現時唯有黯然抽身,及時止損。
1、秀外慧中的淑女賢妻
白流蘇由陳數扮演,迄今為止陳數是我心目中最能穿出旗袍之美的女演員。她身姿挺拔柔美,骨骼纖細又不至過瘦,面容具有清麗細致的古典美(當然審美這件事向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唐一元要興沖沖地出發去照結婚照了,小姨娘問她,白小姐怎么樣,唐一元笑著說蠻好,小姨娘說怕是不是蠻好,是十分好吧。起初的時候唐一元是喜歡流蘇的,能讓一個閱女無數的浪蕩公子哥喜歡的小姐,想必是美麗的,至少是比較好看的。
流蘇有作為大家閨秀的端莊持重,也有作為妻子的柔情似水。唐一元的花邊新聞上了報,幾天后又喝得醉醺醺地回家。流蘇內心雖十分不快,但她并沒有急著責備他,而是含淚細心地照顧他,本以為會遭遇急風驟雨的質問,沒想到迎來溫情脈脈的關懷,弄得唐一元都有些感動和慚愧。流蘇起身要去清理地上的嘔吐物,唐一元以為流蘇生氣要走,孩子般地摟著她讓她別走,跟她說那些新聞都是假的,而且以后再也不會有這樣的事發生的,這一刻他對她是依戀的。
2、外柔內剛的智慧女性
有一次吵架唐一元說流蘇是表面溫和,其實內心主意大的很。是的,流蘇是外柔內剛的。寶絡曾問流蘇姐夫怎么樣,流蘇對唐一元的評價是心不壞,就是壞毛病比較多。流蘇曾多次試圖挽救她的婚姻,期盼著唐一元能回頭,然而事實證明一切都只是徒勞。唐一元對流蘇是有些許忌憚的,因為她總能猜到他的花花腸子,并總有些辦法阻礙他順利去外面鬼混,流蘇既不好哄也不好騙。有一次酒后他跟小姨娘吐露自己在流蘇面前找不到成就感,因為她太聰明。是的,流蘇是聰明的,還能見招拆招,她何嘗不想活得輕松隨意,然而現實狀況并不允許,聰明如她尚且處境艱難,糊涂愚鈍怕是已無立錐之地。
唐一元在醉酒事件后稍稍收斂了些,還時而陪著流蘇聽戲逛街喝茶,唐一元在討女孩子喜歡方面向來都是很擅長的,流蘇度過了一段短暫的舒心日子。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他就和一個唱評彈的胡小姐勾搭上,甚至開始明目張膽地交往起來,到后來唐一元納了胡云為妾,唐老爺允許的。其實唐老爺并看不上這個胡云,婚禮那天他甚至都不愿露面喝喜酒,他說只是納個妾,又是風塵女子,隨他們瞎胡鬧去吧。他同意唐一元納妾的目的居然是為了挫一挫流蘇的銳氣,他覺得流蘇聰明有余溫順不足,感嘆女無才便是德。
胡云一進門就開始跋扈,常常挑釁流蘇,沒成想自己反而先惱了。她成天在流蘇面前晃,時不時地秀恩愛,她以為流蘇會跳起來,哪知道對方視若無睹。流蘇的平靜讓她感到失落,胡云懊惱且嬌嗔地對唐一元說她怎么看都不看我一眼。
堅強淡定都是給別人看的,內心哪有一刻不是在受煎熬。其實在聽到唐一元要納妾的那刻,流蘇就崩潰了。她怎么也想不到新式家庭里怎么還會有納妾這樣的事發生。一時情緒波動過大,肚子里的孩子流了產。唐一元納妾辦儀式的那天她平靜地在房間練字,默默忍受著內心的翻漿倒海來維持她的不卑不亢。
除了隱忍,她也并不是坐以待斃的,她讓胡云按規矩向她每天請安,要唐一元按照規矩一半的時間跟她過…對于規矩和禮教流蘇熟稔的很。胡云除了使使性子、甩甩臉子也別無它法,流蘇用智慧維護她作為正室的尊嚴和權利。
3、勇敢決絕的新式人物
她不是低眉順眼逆來順受的小媳婦,不是頭腦簡單思路混亂的傻大姐,不是沉溺悲傷逢人訴苦的祥林嫂,她是美貌與才情并重、柔情與修養兼具,有心氣與勇氣的白流蘇。
起初想用獨立堅強之類的小標題,又覺得不妥,因為在當時情境下的白流蘇是沒法獨立的,起碼經濟上無法獨立。對當時的社會環境在此不作分析,總之,白流蘇自身是沒有經濟來源的,要么依靠夫家供養,要么依靠娘家接濟,這也是她處境尷尬、進退維谷的主要原因之所在,也正是這點反襯出她的勇敢和決絕。
離婚對她意味著什么她心里是清楚的,她不是不懂得權衡利弊。離婚意味著她將失去物質保障,唐家少奶奶的位置將被別人占去,在娘家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她還是下定決心要離婚,哪怕明知前路艱辛。
第一次負氣回娘家,唐家遲遲沒有人來接她,哥嫂開始出閑話,流蘇當了自己的首飾去學跳舞設法讓唐一元來接她回去。得知流蘇大晚上出去跳舞,全家人聚在中廳打算等她回來興師問罪。她回來了,她說明天唐一元來接她她就跟他回去,不來接,她就去當尼姑,說完徑直回了房間,她哪有心情會無端去跳舞,一切都是為了想辦法挽救婚姻。第二天過了晌午,還不見唐一元,明明說好回來的,想必是要失約了,流蘇絕望地等待,并開始在房間里絞頭發。還好,到了傍晚唐一元終于來了,原來他是忙著去買禮物送過來。
再到后來流蘇的處境越來越艱難,她想離婚母親不同意,母親說說熬熬就過去了,大家都在熬。母親知道流蘇是受了委屈,但她覺得這沒什么大不了的,她不是不愛這個女兒,相反她很愛,在劇情后期表現得比較多。她覺得比起回娘家還是在唐家好過,起碼吃穿用度是不愁的。流蘇說她不是別人,她熬不下去了。是的,她受不了丈夫流連歡場夜不歸宿,受不了自己小產無人照顧安慰,受不了公公明知錯在兒子卻幫親不幫理,受不了新人在她面前跋扈挑釁…流蘇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發呆流淚。絕望之下,她輕生了,好在寶絡發現了端倪,把她救了下來。流蘇不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性格,她對情緒的表達是相對內斂的,那一刻她的輕生不是想表達你們不讓我離婚我就死給你們看,而是內心真的絕望了。
流蘇是要強的,她的求助信號大多是迂回曲含蓄的。婚姻遇到問題,她想找徐太太傾訴,希望徐太太從中斡旋。她打給徐太太的時候也是平靜克制的,她說想約她談一談,及至見了面沒有哭訴。然而這次她想離婚,她對母親說的話是:媽,我想打離婚官司,你幫幫我。想必這一刻她的內心是極度無助的,才會鮮有地這么直接地求助。
三、柳暗花明,紛紛戰火點燃亂世姻緣
1、意外的偶遇聯結不解之緣
經歷人世沉浮,命運最終還是眷顧了流蘇,流蘇遇到了范柳原。范柳原生平也是坎坷,數十年間嘗遍人生百味。他當苦力謀生存,欠房租被驅逐,被追殺被排擠…作為富商私生子的他后來通過打官司繼承了父親的巨額遺產。他與白流蘇偶然間數次邂逅,后來在徐太太安排的相親中與作為女方親友團出席的流蘇意外正式相識。
他莫名被流蘇吸引,但正如流蘇揣測的那樣一開始他更多的是出于好奇,盡管他態度殷勤,示好明顯。流蘇淡漠待之,還處處搶白。流蘇不想和一個只是想和她隨便玩玩的人有什么瓜葛。范柳原確實是在游戲人間,彼時的他是炙手可熱鉆石王老五,今天和夏小姐吃飯,明天和趙小姐看電影…不過不同于唐一元的花心,他內心的本質是真摯專情的。他忘不了溫柔善良、至情至性的紅蓮,一個在他一無所有、遭受磨難之際給予他無限愛與溫暖的姑娘,但他卻和她天人兩隔無緣攜手,他的玩世不恭更多地是想要麻痹自己,填補內心的空虛。
2、刻意的安排促成相知相戀
流蘇的那句“我們白家雖是舊式人家,但當會的還是會的”令他刮目相看,流蘇技壓全場的翩然舞姿令他為之贊嘆…他回了香港,但發現自己越來越頻繁地想起流蘇,于是設法讓徐太太出面攜流蘇去香港。到了香港范柳原安排妥貼、照顧周全。流蘇猜到是范柳原安排她來的香港,范柳原找流蘇聊天喝咖啡,散步吐心扉,倆人屢次相互試探,每到觸及那個彼此都心照不宣的話題就各自顧左右而言他,范柳原說著似是而非的情話,流蘇含糊其辭地不置可否。時光在流逝,情感在疊加,只是她要的是一個結局,而他想的是此刻當下,他不想結婚。他說出了愛意,她坦言了顧慮。徐太太問流蘇和范先生怎么樣了,她說來時怎么樣現在還是怎么樣。
她決定返滬,他決定忘了她,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軌跡,各自默默在午夜夢回,不思量,自難忘。白家的經濟狀況日益窘迫,把底樓租了出去以貼補家用。租客喜歡上了流蘇,借著讓流蘇幫忙校稿的由頭拉近和她的距離,租客吳先生向流蘇求婚了,雖然倆人并不算太相配,但那么多坎坷曲折兜兜轉轉讓已讓她心力交瘁,加上家里人也都樂見其成,母親說該撿的要拾起來,該丟的要丟下,流蘇踟躕猶豫著。
3、傾頹的城市成就亂世姻緣
流蘇一夜未眠,在心里默默和范柳原訴衷腸:柳原你再不愛我,我就要嫁給別人了…在打算做決定的當天,意外收到了范柳原發來的電報,言詞簡短而懇切:無比想念、船票辦妥、乞來香港,流蘇即刻動身去了香港。此刻的她不想再去問結果,正如范柳原不再隱藏自己的無比想念,他拋出了橄欖枝,她順勢接了,結束了這場糾結的拉鋸戰。
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了,戰爭讓每個人都如螻蟻般渺小,每一個明天都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此刻即是永恒。范柳原對流蘇說: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