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實踐中,“身教”要重于“言教”。
經常會聽到年輕媽媽在育兒方面抱怨很多事不如意。比如:媽媽昨天買了一盒新的油畫棒,寶寶很喜歡,然后就打開來引導他開始畫畫啦,果然畫畫是在幼兒階段很具備吸引力的。寶寶非常專注的在畫,可是這時候爺爺走過來干擾了……
因為爺爺平時都愛和寶寶玩,今天寶寶沒有跟他玩了,他有點不習慣,于是走過去跟寶寶玩,也拿起畫筆在他紙上涂涂畫畫。
寶寶惱火了!爺爺的目的達到了~
爺爺壞壞的笑著說:來啊,拿畫筆扔我啊!扔我啊!不扔我就扔到廁所去!
……
媽媽看到這一幕,馬上阻止了爺爺。
爸:“小孩是不知道你說的是反話的,等下他真的會把畫筆扔了的,而且你干嘛要在他專注畫畫的時候干擾他呀?”
這時候寶寶已經沒有再畫畫了,他很生氣了。
小孩子專注的時間比較短暫,如果一旦被干擾了就會表現的氣憤,或者不再做這件事了,開始轉移注意力。
平時我教小孩子畫畫的時候,他們很有個人表現主義,當他們專注畫自己的東西的時候你要去糾正他,告訴他不是這樣,讓他停筆,他會很生氣,或者你要幫他畫一下告訴他應該是這樣更好時,他會馬上說不要,把你的手推開,不讓你幫他,如果你畫了,他會看了記住,但是要把你畫在他紙上的那個圖案擦掉!他不喜歡別人去占有他的思想,占有他的世界!
嗯,這就是小孩表現出來的不滿,我們要在這些不滿中看到問題,好好引導,而不是去干擾他們。
可以在孩子畫完畫之后,讓它把畫里面的故事講給你聽,他們一定會很樂意,講的津津有味的。這時候你在引導效果會更佳哦~
年輕媽媽還說小孩其實很會察言觀色。帶他去市場買菜,嘴巴可甜了,見到店里面的奶奶,笑瞇瞇且甜甜的喊著:奶奶好!奶奶好!奶奶見到這么可愛這么乖的寶貝時都會心生愛意。馬上夸贊寶寶好棒哦,然后獎勵了寶寶一根火腿腸!
此刻,媽媽好尷尬……
媽媽心里想我那么美都沒有的到火腿腸,他倒好一句話搞定了奶奶~而且我覺得寶寶太會拿人家便宜了,誰教的?
兒童在幼兒期特別容易模仿,也許人們的一句表揚夸贊都會讓他記得這是對的,可以這么做,不可以這么做,會有什么樣的懲罰,當做多了他們就慢慢明白了。所以啊,身教言傳很重要!會潛移默化影響人。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什么樣的人,很多行為習慣都在孩子小的時候去培養,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模樣,但是環境常常會去影響他們成為什么樣的品質,變成什么樣的人。家庭教育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