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次了解簡書是從一個科技類網站上知道的,喜歡上它是因為它簡約的風格,從13年起就一直停留在這個平臺上,平時一有空就會看看首頁推薦的文章。
這個平臺最初的作者有很大一部分是程序員,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愛寫作的程序員構建的一個網站。雖然他們的身份大多是碼農,但技術性的文章并不占主題,寫得更多的是其它領域(比如影視評論、時事等)的文章,不過文章的結構和邏輯都很嚴謹,所以很多有時候會有“一看作者就是理科生”的評論。雖然我們隱藏得很深,但文字終究出賣了我們真實的身份。隨著這個平臺的發展和壯大,涌入了其它各行各業的人員,起初我還能說出主要的幾個行業,現在卻做不到了,因為人實在太多了。
在讀文章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許多有趣和有料的作者,他們或為創業者,或為產品經理,或為程序員,或為時評高手,或為詩人,或為廣告文案與策劃,或為插畫師,或為自由撰稿人,或為公務員,或為老師,或為上班族文青,教育背景、職業與社會經歷不一,但都各具特色,好多文章給我不同程度的信息或啟發。
一直以來都不知道簡書有多少的用戶,只知道越來越多,下面由V先生列出的數據是值得玩味的。
其中,本文統計的5000位作者共發布了90910篇文章,115784118字數,占簡書全部文章的65.51%:
>>大于100篇文章的作者111人,合計21110篇文章,占簡書全部文章比15.21%;
21-100篇文章的作者1014人,合計40670篇文章,占簡書全部文章比29.31%;
10-20篇文章的作者1183人,合計16586篇文章,占簡書全部文章比11.95%;
1-9篇文章的作者2692人,合計12544篇文章,占簡書全部文章比9.04%。
現在我們就按照“二八準則”來推測一下目前簡書大概有多少注冊人員,當然只是揣測,僅供娛樂。5000多位作者貢獻了簡書全部文章的65.51%,也就是說每千人(只針對統計的這5000位)的貢獻率是13.1%,那再增加2000人,就差不多可以使貢獻值達到80%,那么可以預估出大概有35000的寫作者,這個數字只是單純的是寫作者而不包括閱讀者。我相信V先生已關注了幾乎所以喜歡寫文章的作者了,其中原因嘛,你懂的。
從細分的統計看,會給一個網站貢獻內容的也只是少數群體,他們貢獻的比重占到了很大的一部分,這里也似乎符合“二八準則”。前兩個小分類里的用戶應該是簡書這個平臺需要努力維系的,只有他們活躍在這個平臺上,才能為平臺持續提供優質的內容,從而吸引來更多的用戶。我想簡書已經收獲了“一千個鐵桿支持者”,后續應該考慮如何創造更大的價值了。
對于那些只閱讀的網友來說,他們對這個平臺的忠誠度是不會太高的,除了這里,他們還可以從其它地方獲取到閱讀的樂趣。那些文章寫得不多的網友對這里的忠誠度也不會太高,不能受到關注與互動,自然而然就會失去興趣,離開也是必然的選擇。曾經介紹了很多的朋友到這個平臺來,但真正能夠留下的是那些喜歡寫作的人,其它的也只是偶爾看看,或者是不再關注。
粉絲超過100的有269人,而在《玩轉簡書,你不可不知道的142人》一文中,過百的只有95人。269人中,有133人粉絲超過200,71人粉絲超過300,49人粉絲超過400,15人粉絲超過1000。
從95到269的變化來看,簡書的發展還是不錯的,因為兩篇文章的前后統計時間只差幾個月的時間。要知道,從0到95幾乎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完成。
關注他人較少或文章少,但粉絲卻很多的作者,大多是本來在其他社區如twitter、新浪微博、豆瓣、知乎、果殼、喜馬拉雅電臺等地的紅人,或者作者之前長期寫過獨立博客做過站長,或者作者是某個媒體的簡書號,或者作者是在現實中已有名氣比如自由撰稿人、互聯網創業者、技術大拿等。
以上的事實告訴我們,積累很重要,只有寫出有價值的東西才能獲得他人的喜歡。如果我們還沒有被關注或寫了很多的文章卻獲得不了他人的喜歡,只能說明我們還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需要繼續修煉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