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曾經是個極為敏感而羞怯的女孩,羞怯到出門都怕碰到人,敏感到,一個人獨自在前面走路,都覺得后面所有人在看我走路的姿勢,看我出丑。
上學期間,我從不參加任何關于出風頭的事情,我害羞至極,因為做不好就是當眾出丑,而我也沒有自信做好。我很害怕,以至于后來怕到遇到任何事情第一想法就是往后躲,也曾一度想將自己隱藏起來。心里默念:看不見我,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曾經我羨慕班上很多同學,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有一個特征:“能說會道”前前后后總是有很多人圍繞在他們身邊。他們的自信,開朗,都讓我望塵莫及。
長大后,對于自己害怕的問題,逃避的更加明顯了,于是開始有人說我“高冷”。可是高冷也有“真高冷”和“被高冷”兩種之分。
一種是,確實心高氣傲,認為別人都不配跟自己講話。覺得自己很酷。
另外一種是“害怕,不得不將自己偽裝成那樣,來逃避眾人的檢驗,逃避與人交流,因為不會說,所以怕說錯,說錯就會丟臉,就會尷尬,所以高冷是另外一種逃避”
我屬于第二種。以為為自己不善言談苦惱過。也想過解決的辦法,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模仿,既然自己做不好,那就模仿那些能做的好的人。可是越模仿,自己越難受,到最后甚至連自己本身的性格、菱角都會丟掉。
而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本色都沒有了,那還有什么意義呢?所以做人要活出自己,保持自己的本色。
-2- ? ? ? ?
卡耐基先生說:很多精神和心里方面的問題,隱藏的病因往往就是他們不能保持自我。
很多人所有的不幸都起源于自己把自己套入了一個不屬于自己的模式中。安吉羅· 派屈說過,“一個人最糟糕的是不能成為自己,不能在身心中保持自我”
娛樂圈中美女如云,有好評的,有差評的。但是大部分讓我們記住的人都是具有極強烈的個人特色的。
比如黃渤,用他超高的情商將自己的顏值拉高了好幾個檔次,高情商成了他個人的標簽。
比如袁姍姍,用馬甲線成功扭轉了自己被黑的那么慘的境地。馬甲線成為了她個人的標簽。
比如楊冪,高情商加對旗下藝人的大力培養,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好老板。高情商加好老板成了她的標簽。
有保持自己風格的,當然也有模仿別人的。模仿不止限制在人與人之間的模仿,近幾年的電視劇也是如此。一個古裝劇拍火了,那么接二連三的就會有很多古裝劇出來,一個玄幻劇火了,接下來也會出來很多玄幻劇,這是一種潮流,一種趨勢,可是模仿者,跟隨潮流者雖然也能紅火,但終究沒有自己的特色,無法讓人從心底敬佩。
就像我們的國家,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哪個更具有特色,一眼明了。
不能成為自己,不能保持心中的自我,那就很難讓人記住。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有獨一無二的個性、品行、習慣及愛好。完全模仿別人的人絕對會一事無成。
-3- ? ? ? ?
威廉詹姆斯曾說過:“一般人的心智能力使用率不超過10%,而大部分人還不太了解自己有哪些才能。與我們應該取得的成就相比,其實還有一半以上是未被喚醒的。我們只運用了身心資源的一小部分。人往往都活在自己所設定的限制中,我們擁有各式各樣的資源,卻常常不能成功地運用它們”既然你我都有這么多未開發的潛能,那又何必擔心自己不像其他人呢?你在這個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就拿我剛開始舉得的我自己的例子,我羨慕過很多人,也模仿過很多人,也強迫過自己很多次,可終究還是沒有成功。為什么?為什么模仿了沒有成功,為什么又要去模仿別人?
首先模仿別人的人,是對自己的認知不足,不夠自信,不能夠正式自己的問題。這也可能是家庭原因導致的,也可能是社會原因導致的。社會上總會有一些普遍認為的道理存在,我們沒有去分析這些道理是否真的是對的,但是我們跟隨潮流,自然而然的被環境影響。在大的環境下,開朗樂觀是被人推崇的,而內向孤僻是被人不恥的。所以我們拼命的想變得開朗,想多交些朋友,即使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極為痛苦,可是我們不得不這么做,因為這樣能讓我們更好的融入環境。
只是,這些只是你看的環境,你感受到的環境。但這不一定就是對的。你越來越心急,越改越糟,到最后不僅沒學成,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也不知道自己做這些有什么意義。
事實上,我們只需要的只是做自己。
分析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樣的性格,有什么樣的特色,尊重自己的這些特點,不要強迫自己。我們才能過的舒適而快樂。當你別別扭扭的去模仿別人或者拼命試圖去掩蓋自己的缺點時,你的別扭也同樣會給其他人造成不舒服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會影響別人最你直觀的判斷。
著名歌星凱絲 達萊,在成名前為自己長著的齙牙而自卑不已。每次開口唱歌時總想試圖去遮住自己的牙齒,弄的自己狼狽不堪,別別扭扭,觀眾看著也別扭。但是等她不在意自己這個所謂的缺點,只專注于自己的歌聲時,卻獲得了巨大了成功。而她所謂的那個缺點卻變成了她的標志。
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缺點只是自己認為的,總覺得人人都在意你這個缺點,時時刻刻討論你這個缺點。殊不知,這些都只是你自己的想象而已。
接受自己的缺點,讓自己自信,也許我們的缺點會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4-
身邊有幾個個性非常鮮明的朋友。
一個是特別外向,跟誰都是自來熟,能在第一時間讓別人對她產生好感,對人好且不愛記仇,
另外一個是為人低調,但心胸寬廣,對誰都好,愛付出,不計回報,人也幽默,總是看別人的優點,她 的世界觀是“誰還沒個缺點,我們不能只看別人的缺點”。
我想這些就是上天賦予我們每個人不同的特質,這些特質也就是人們身上的標簽,是只屬于我們自己的東西,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住我們的本色。
愛默生在他的短文《自我信賴》中說過:“一個人總有一天會明白,嫉妒是沒有用的,模仿他人無異于自殺。因為不論好壞,人只有自己才能夠幫助自己,只要耕種自己的田地,才能收獲自家的玉米。上天賦予你的能力是獨一無二的,只有當你自己努力嘗試并運用時,才知道這份能力到底是什么”
我們要將我們的能力開發出來,如果不知道怎么開發的話,就去嘗試吧!因為人生沒有固定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