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次我在中午的時候開始動筆寫作,明明我知道今天是7月7號的,我還知道這是007的大日子,但是我竟然就認定了是7月8號才交作業(yè)雨。所以打算是今天晚上來整理一下最近的讀書筆記,明天發(fā)布。直到上午看到群里的消息,才突然意識到,今天是7號呀,要交作業(yè)的。大腦有時候真的很奇怪,會莫名其妙的篤信一些事情,而對另一些事情卻又莫名其妙的無法相信,即使看到了活生生的例子和結果,也依然會給自己找出各種借口不去相信。
既然已經(jīng)沒有準備,而且時間緊張,索性也就隨性一些,羅列些近期七零八落的想法和感受,權當與自己的一次非正式交談,如果有一條兩條能讓你感覺有想說話的欲望,也可以加入這談話中,與我閑聊一二。即是閑聊,無什么主題,不如就從近期的一件事情說起。
6月21日,我參加了一個共讀活動,共讀一本書《思考快與慢》。這本書,諸位應該不會太陌生,即使沒有研讀過,也大多都是聽說過的吧?它的作者是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卡尼曼本身是一位心理學家,而他的這本書竟然獲得了經(jīng)濟學獎,多么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我很好奇,為什么?為什么一個心理學家竟然可以超越學科限制獲得這么高的榮譽和成就?我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這本書在豆瓣有6000人評論,打分為8.2分,口碑非常不錯,而且有各位大佬的背書,比如《黑天鵝》的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所以,我更加的好奇,這本書到底寫了什么內(nèi)容?當然,還有一個更加讓我興奮的理由,聽說這本書的翻譯簡直不忍直視,我忍不住想看看到底有多么的爛,才能讓人人抱怨。而且聽說不光是中版的翻譯非議較多,就連向來比較有聲譽的臺班翻譯,也是被大家連連吐槽。所以,內(nèi)心的這種小黑暗驅(qū)使我購買了中、臺和原文三本,同時對照來讀。
從開始至今已有半個多月,我的閱讀結果如何呢?我想用四個字來形容一下——慘不忍睹!
慘不忍睹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是進展太緩慢,沒完整的閱讀筆記和作品呈現(xiàn)出來。
平均每天1.5-2個小時,讀了半月有余,只不過剛剛完成了序言的分析閱讀,附錄A的檢視閱讀,第一章才讀了前2頁還有一半沒有讀懂!還有一點是,我沒有辦法寫成比較完整的讀書筆記,只能寫一些不太具有傳播效果的讀書感悟。因為,每讀完一段之后,都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反復推敲和琢磨這段話里的某個詞是什么意思,這句話的主旨是什么,每句話之間的邏輯關系是什么?只有弄明白了這些,才能真正懂得作者寫作的意圖。而只有弄明白作者的意圖,才能寫出對它的評論。可惜,至今為止,我還不能把文章的邏輯理清楚。所以,讀書筆記的內(nèi)容也只是一個自我的學習記錄。(當然,在這里我不得不吐槽一下中版的神翻譯,簡直是令人發(fā)指!一個段落里能夠有三四句話和原文意思向左,或者能夠翻譯出原文并沒有的意思來。所以,以中文版為基礎的閱讀,真的會莫名的增加許多理解困難。我真想問問翻譯們,你們是如何做到的?!!!由此,我也深深意識到,不懂英語不能閱讀原版書,會是多么吃虧的事情。感謝這些神翻譯讓我認識到閱讀原文的重要性!否則我還不會這么強烈的想要用好英語呢!)
第二,不斷被打臉。因為參加了共讀活動,所以到也不是自己一個人在那里苦苦奮斗,是有同伴和老師的指導的。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每次共讀分享后都感覺自己那臉就不是臉了,現(xiàn)實無情的一次又一次撞擊到臉上,讓自己面目全非。來看看同伴們作業(yè)分享,1個小時的分享結束后不到10分鐘就出來的幕布筆記
通過閱讀得出的思考流程圖:
老師深刻的系統(tǒng)和模型構造能力:
再看自己的筆記,無顏啊
慶幸的是,臉打多了,就學會去深入思考,學會去高效專注,也算是好事一件。
第三,書被拆的慘不忍睹。因為要對照三本書來閱讀,而英文版和臺版又都是小版本的厚書,每次翻開都會自動的合上,很不方便,一怒之下,大刀一揮,干脆按章節(jié)拆卸開來,一本書被拆分成了十幾個薄薄的小本子,看哪一章,只拿出對應的一部分就好了。雖慘不忍睹,到也便捷了不少。
怎樣?是不是你也有些不忍直視了呢?哪里見過這樣的閱讀方式!像這樣的閱讀,什么時候才能讀完一本書?什么時候才能看到結果?然而雖然如此,雖然慢的一塌糊涂,雖然次次被打臉,雖然書也快不像是書了,雖然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讀完這本書,雖然我也不知道結果會是什么,但我卻開始慢慢享受這種被虐的閱讀方式了。用永澄老師的話說:“這個時候,你就好像和卡尼曼坐在一起,你跟他對話,你問他問題,他告訴你在哪個頁面”。
雖然這樣的對話有一些難度,但自己逐漸沉浸其中,內(nèi)心豐盈,在某個不經(jīng)意間,一個知識點被打通,我竟然懂得了他所說的,那種喜悅只有經(jīng)歷過的人才知道。它就像是在黑暗中歷經(jīng)千辛萬苦爬到了山頂,正好看到朝陽徐徐升起的豪情;就像是默默關注喜歡的女孩兒,她突然轉(zhuǎn)頭對你回眸一笑的幸福。
有句話說,人生中懂得比愛更重要。閱讀以不過如此吧?不著急,慢下來,用心讀,真正懂得,才能體味到書的幸福。
嘮嘮叨叨就說了不少的話,就在這里結束吧。在昨天的共讀過后,我內(nèi)心有一點小感悟,做成了小書簽貼在書的封面,告誡每次閱讀前都要先問問自己的內(nèi)心。發(fā)出來,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