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個很好的習慣,能幫助我們跨越時間、空間與不同的偉人對話,傾聽各種不同的動人故事,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享受更好的當下。有些人會擔心自己年齡比較大,現在開始讀書已經晚了,其實不用擔心,任何時候都是嶄新的開始,只要我們想做一件事,任何時候去做,都不晚,習慣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培養。
我的閱讀興趣是自己在成年后慢慢培養的,也走了一些彎路,到現在才算真正的喜歡上了閱讀。有多喜歡呢?每到一個地方我一定會去當地的特色書店打卡,去哪里我都會帶著一本書隨時翻閱,看書已經是我不可割舍的習慣了。閱讀對于我,是智慧的老師、是有趣的故事、是隨處相伴的朋友、是見識世界的窗口,更是溫暖我心靈的太陽。
但是過去,我是沒有閱讀的習慣和興趣的。在大學畢業之前,我也是跟很多人一樣,知道讀書的好處,但一直很難讀完一本書,買了一本書可能放一年都讀不完。當然也會有讓我廢寢忘食的書——網絡小說,不過他只能算低級娛樂性質的閱讀,不算正式的、能帶給人成長的閱讀。
那么我是怎樣培養起閱讀的興趣的呢?我總結了過去培養閱讀習慣的一些經驗,在這里分享給大家。
第一點:剛開始,先從喜歡的書看起。
這一點其實很重要。很多想培養閱讀習慣的人都會直接去看別人推薦的書、名著等等,這些書當然很好,我們就是因為別人能從中學習,所以也想自己閱讀這些書也得到收獲。不過,我們很快會發現,絕大部分別人推薦的書我們都很難投入地讀完。要么讀一兩頁就不想讀了,要么艱難地讀完然后短期內再也不想讀書了。
如果總是這樣,拿起一本書得不到什么樂趣,又無所收獲,那怎么可能養成看書的習慣呢?
所以我們閱讀需要先從喜歡的書看起。喜歡的書是指,無論在網上或者書店,我們看到覺得內容很吸引自己的書,就開始看,看了一會如果發現讀不下去了,就不讀,找到下一本感興趣的,直到發現自己很想看完的書。比如,語言幽默的書、教你快樂生活的書,甚至,出版的漫畫與網絡小說。此外,我還建議多去書店選擇,一方面,書店的書是經過篩選的,不會有內容太低俗的書,另一方面,書店里的書樣式很多,我覺得沒有一個人會進去一個大書店翻過所有書后,一本感興趣的書都沒有。
這一步是先培養讀書的興趣,讓我們能在讀書的過程中有快樂的心情,而不至于排斥。
第二點:對書有好感后,開始看一些有點興趣、但需要你花些精力的書。
我們剛開始喜歡的書一般來說閱讀門檻比較低,我們很容易理解,因此內容質量不會很高,我們從中學習和收獲的東西有限。當我們能夠投入的讀喜歡的書后,我們就會更容易去讀其他類型的書,心理學里所謂“正反饋”、“類比效應”吧。這時候讀書也是需要選擇的,你直接去讀名著很可能還是讀不懂。這時候我們可以開始去找一些有點興趣,但需要花些精力來讀的書。
有點興趣,就是看的書還是得是你感興趣的,但由于書籍書寫的內容更復雜理解更有難度,所以你沒有那么感興趣,你得在沒有那么多樂趣的情況下,花些精力去讀。花精力就是說,需要更多時間、更多思考、更多自律。但不要被“自律”這個詞嚇到,就是樂趣不多但你仍然堅持一會的意思,做到并不難。比如一些勵志書,需要去思考他們是否有道理,或者慢慢讀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從這些你有點興趣但有點難度的書開始,看完一兩本,在讀的過程中,逐漸找到思考與閱讀的樂趣,或者逐漸養成看書的習慣,接下來,就可以看更多內容深刻、對你有幫助的書了。
需要提醒的是,這一步需要嘗試探索,而且過程不一定順利。我們往往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有點感興趣又需要的書,所以很容易放棄或者直接去看名著了。所以要培養閱讀習慣,一定要多嘗試和探索。
第三點:廣泛閱讀書籍,去與真正智慧的人溝通、去見識世界的廣闊、去發現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上一點做到了,我們就會開始養成喜歡看書的習慣,不時會去書店逛逛,看書的頻率也增加很多。當我們閱讀量達到一定量后,也可以開始閱讀更多書籍了,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閱讀名著和別人推薦的書籍。閱讀這些書都需要興趣加持,并且能讓你有收獲,你才能堅持下去。
我這里還有一個建議,就是廣泛的去閱讀書籍,無論什么類型的書籍都翻一翻,平時你感興趣的、有疑惑的話題,都可以上網上搜一搜有沒有相關的書籍,然后看一看。你會發現世上有趣且人們感興趣的事情如此之多,我們曾經困擾過的事情有很多智慧的人都思考過,你會通過看書,打開一個又一個世界的窗口,去發現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到那時,看書自然而然成為一種愛好,我們會每天期待去看書,期待與書中這些美好相遇。
比如,如果你想學畫畫,可以去搜畫畫的書籍,你會發現教畫畫的書籍非常多,而且有各種風格和教法,你就可以選擇最喜歡的書籍去學習,而且價格比報網課便宜很多;如果你在思考怎樣過的更幸福,可以去網上搜下著名作家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然后去找相關的書,看能不能解答你的疑惑;如果你無事可做,也可以隨便翻開一本書,然后發現某個人與你的觀點很類似,或者某個人的語言很治愈,或者某個人解答了你的疑惑。當你擁有了閱讀的習慣,你就擁有了全世界從古到今的不同老師和朋友,你會開始明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含義。
第四點:閱讀時,用心去思考很重要。
還有一點是閱讀時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邊讀邊思考,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思考其實也是一個習慣,可以在閱讀的時候培養。書籍是作者的觀點單向傳播的訊息,我們通過閱讀這些訊息來獲得娛樂和成長。但是這些訊息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到底適不適合我們,我們必須要自己甄別。在讀書的時候,多問問題,為什么我覺得這句話有道理,為什么作者會這么認為?這句話一定是正確的嗎?我的經驗告訴我的和書上的一樣嗎,為什么一樣,為什么不一樣?我如何去做到書上說的這點?作者是想告訴我們什么呢?讀完這本書我的收獲是什么呢?多思考,在廣泛地傾聽別人的話語時,保持自己的獨立意識,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我會強調這一點是因為,思考并不是容易的事。我們為什么會容易看懂漫畫、網絡小說,從中獲得能量?因為這些書的內容簡單、直接、沖擊力強,有笑點有爽點,我們不用怎么動腦子和花精力就能活在當下,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就能變得開心,就能擁有愛、喜悅、金錢等等所有我們想要的東西。不是說這些書不好,他們有他們的價值,但是這些書帶給我們的價值,到底有多少呢?是暫時讓我們快樂,還是能夠帶來長久的力量?是真的幫到我們,還是讓我們逃避現實呢?這些書讓你看清生活喜歡生活,還是讓你更討厭生活和世界了呢?不好的書如同毒品,會讓我們上癮,讓我們陷入更難的境地,讓我們逃避現實。我們喜歡的書自然會給我們價值,但還是要提醒所有閱讀的人,一些書帶給我們的力量到底是怎樣的,我們自己也要保持警醒。而思考,就能使我們從低級的書類,順利地進階到高級的書類。這里的低級是指價值不大,高級是指對我們很有價值。
第五點:善用工具書和方法思維。
這是額外的一點,其實做到前面幾點后我們自然會發現工具書的妙用而去使用。工具書是指一些實用性強,幫助我們去閱讀的書籍。任何事情都有其方法,閱讀也有閱讀的方法。方法能使我們閱讀的效率快速提升,并更快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比如關于讀書,怎么讀效率最高?就有不同的書和名人描述這一點,比如美國作家艾德勒和范多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是其中的經典,朱光潛、葉圣陶、比爾蓋茨等名人都有分享過其閱讀方法。這里也提到了書籍之外的知識,其實閱讀有一部分屬于學習知識,在閱讀之外,也有很多學習的途徑,例如小紅書、b站等,我們可以善用這些軟件,與閱讀一起幫助我們生活和成長。除了如何閱讀之外,如何生活、如何睡覺,甚至如何成功,都有很多出版的書籍介紹作者他們的經驗,讓我們學習。
能做到上面這幾點,閱讀興趣差不多就養成了。其實閱讀興趣的養成,和其他習慣的養成一樣,是基于正反饋的。一定要感興趣、有收獲,讀了才有用,才能持續去讀。閱讀是一個很好的習慣,能幫助我們跨越時間、空間與不同的偉人對話,傾聽各種不同的動人故事,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享受更好的當下。有些人會擔心自己年齡比較大,現在開始讀書已經晚了,其實不用擔心,任何時候都是嶄新的開始,只要我們想做一件事,任何時候去做,都不晚,習慣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培養。我這里介紹的方法,能看到領悟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去實踐,嘗試這些方法是否實用是否有道理。
以上是我基于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的一些方法,不一定適用于所有人,也不一定對你有道理,但如果能幫到一兩個人,我也會覺得很開心,所以也希望讀了這篇文章的能和我分享你的感悟。關于生活中的習慣,我還有一些感悟,以后也想繼續分享。
我是向陽,謝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