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豌今天很早就起床了。
照常刷牙洗臉吃早飯,該做的事情一樣都沒落,早飯去樓下買根楊阿姨常做的油條,配上一碗甜豆漿。但是今天,卻沒有手打糕了。
“楊阿姨,今天人多啊。”
“你看你,” 楊阿姨把兩節面條一卷,利落的丟到了油鍋里,油條受了熱就立馬飄了起來,在楊阿姨的筷子翻動下翻出金黃的色澤。“大早上就是人多,小姑娘今天起的蠻早的喲。”
“嘻嘻。”小豌沖楊阿姨吐了吐舌頭,自己盛了一碗豆漿來,“楊叔叔不在?怎么不給你幫幫忙?”
“哎喲你楊叔叔真的是,” 楊阿姨皺了皺眉頭,“生病沒辦法,得住院。”
小豌看著楊阿姨身邊的保溫杯,邊上插著一束洋桔梗,浪漫著舒展自己的花瓣,即使是在油煙邊上,也照樣是那副潔白蒼耳的味道。
在張小豌的印象里,10年前楊叔叔就帶著楊阿姨來這邊開店了。楊阿姨本姓王,小字瑩瑩,年輕時候從蘇州一路到了奉賢。跟著就和楊叔叔在農場認識了,一過就過了大半輩子。年紀大了,兩個人就商量著在市區租個小店面,做做小本生意。本來是賣賣蘇州的花式糕點,后來楊叔叔心疼楊阿姨,不想讓她太操勞,就做起了賣早點的生意。不少老顧客也常來光顧,包括小豌的奶奶。小豌小時候可愛吃楊阿姨的手打糕了,還有中秋節的蘇式五仁月餅。
想到這里,小豌不禁幸福的瞇起了眼睛。
店里以前還養了只貓,肥肥的橘貓。一開始領回來的幾天可瘦了,沒過一個月,就被楊阿姨養的胖了起來。
楊阿姨看著小豌長大,常和她說說話。貓埋掉的那天,小豌也在。楊阿姨和她說自己一直很愧疚,不能和楊叔叔生個小孩,現在是連貓也保不住了。小豌看著楊阿姨偷偷的抹眼淚,心里有點酸酸的。
可是啊,誰也說不準人生的命路。漫漫長河里難得握住了一雙手,多舛的命途再怎樣坎坷,也能互相支撐著走完。先是楊阿姨患了心梗,說是去南京路找個賣香膏的店,結果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流,各地高低錯落的聲音,混合著頭頂晃眼朦朧的光,一個不穩就倒在路上了。楊叔叔趕到醫院的時候,醫生吩咐了幾句,問題也不大,就是不能太操勞了。那兩個月,都是楊叔叔一直在開店,早早的賣完店就關了。而現在,楊叔叔也倒下了。小豌看著楊阿姨的身影,張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于是小豌喝完豆漿,把錢放在楊阿姨的鋁盒子里面,招呼了一聲就趕著去擠地鐵了。隔了一條巷子拐角的路口那新開了家花店,張小豌走過的時候停了下來。
小豌想,沒事可以去買一兩朵,然后插在窗臺邊孔雀綠的琉璃花瓶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