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蘇wmt
-01-
這倆天,表姐老和我在微信里抱怨說她過的不開心,并且把她和舍友的聊天記錄給我看了一下。
“小王,你有錢嗎?我這個月生活費不夠了,可以借我點嗎?”舍友阿芳和她說。
“好,我等會兒給你去取。”表姐語速特別快的告訴她,特別擔心她缺錢花。
“小王,你點外賣嗎?點的時候幫我點一份,我回來給你錢。”舍友小豬和她說。
“好,可以。”她想著反正自己也點,幫帶一份也無所謂。
每次她都會爽快的答應別人,但往往這樣造成了她特別為難尷尬的局面。
俗話說:借錢容易要錢難。她說:別人在和她借錢的時候好像是她親媽,當她讓別人還錢的時候,好像就是人家的敵人。
所以,當我看了這種情況后,只能讓表姐以后千萬不要第一時間回答。并且告訴她,當我們遇到這種事的時候盡量學會分情況來看待:當你認為這個人有足夠的能力嘗還時在借,對于一些沒有把握的人,千萬別裝老好人,要學會說不。
-02-
當你春運回家的時候,你在火車站遇到乞丐你敢捐錢嗎?不敢,因為,只要你捐錢就會有好多乞丐來問你要錢……
當你在一個單位掌握一點權利的時候,家人向你求助的時候,你敢答應嗎?我想你也會猶豫的告訴我,不敢,因為你知道這種行為是無止境的,因為有了第一個人,你就會有各種七大姑八大姨來找你。
同樣,我也想告訴那些只知道想別人提要求的人說:如果你想要得到某種東西的時候,只有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依賴與別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也許就說的這些人吧。
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會動了同情之心,來幫助一個人,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但我想說的,有時候,必須分情況,因為一不小心就會給自己找好多麻煩。
小時候記得大伯家里有一輛播種機,在春天的時候,好多人都會來找他幫忙,大伯每次也是爽快的答應了。
一天,由于大伯忙,沒給隔壁鄰居幫忙。好了,就這樣,事情來了,從此以后,隔壁鄰居就開始造遙,說二伯看不起人,自私,逢人就議論……
也許,這就是人性吧。人們只記得你沒有幫過的忙,好處都不會記住吧。
記得有個故事是這樣的:你每天都給別人一顆糖,別人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當你有一天沒給的時候,他就會恨你。
所以,我們必須從根源上來解決這個問題,從第一次開始就學會說不。
-03-
在大學里,我們難免會幫舍友去取個快遞,或者在餐廳帶個飯,這些都無傷大雅。
可怕的是,這種行為形成習慣。舍友曉施每天早晨為了多睡一會兒,讓我們替她答到,我們忍了。她為了玩游戲,讓我們給她取個快遞,也行。
但最近一次,她讓我幫她去取個快遞,我說了不,我和她說我要忙技能大賽的事,你自己去取吧。結果,她的一句話,讓我傷透了心:大學倆年了,不就讓你去取個快遞嗎?不去就不去,何必找理由,還是不是朋友。
我當時的心情就像吃了炸藥一樣,好想懟回去,你有把我們當成朋友嗎?誰都不是誰的寶貝,我們有必要把你捧在手心嗎?
記得畢淑敏在《恰到好處的幸福》里寫過:在我的有生之年,凡是我自己能做到的事情,都不會假以他人不但是一種自律,而且是對別人的尊重。如果憑自己的努力已無法完成這一工作,我就會放棄。
同樣我也希望那些不懂感恩的人,看到這句話,讓他們改變一下自身的心里,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
-04-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我現在想明白了,要以自己的真實面目示人,沒有必要為了取悅別人,而委屈自己。要敢于說不。
這樣做了以后,我本以為機會一定會少很多,因為抱定了破斧沉舟的決心,只求這一生做個真實的人,付出代價我也認了。不想卻多了朋友,多了機緣。
我也想告訴那些人,不是每個人都得把你當成公主或者少爺,人生來是平等的。自己能做的事情盡量自己來做,因為幫你是人情,不幫你是本分。
同樣,也希望每個人記住那些幫助過你的人,不要認為理所當然。當然,有些事,人們不幫助你,你也可以完成,不要用自己的尊嚴來賭別人的同情心。
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這種人呢?希望你敢于說出不字。如果你是那個一直尋求別人幫助的人,也希望你盡量自己做。
(懷左訓練營第五次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