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一個30+的寶媽,這個年齡,按理說在職場上應該混出個人樣了,但是并沒有。5月底痛下決心,排除萬難,沒有所謂的騎驢找馬,而是堅定的離了職。
所有的人都告訴我,再找別的工作也不一定有這個輕松,不一定有這個好,不一定有這個工資高,但是我心里清楚內心真正的聲音,即使離職后不能找到滿意的工作,但是我也不想溫水煮青蛙,一直待在舒適區了。
工作上遇到了很大的瓶頸,掙扎,焦慮,突破不了,而且會感到自身的能量在往下掉,自信心也在一點點的減少,不斷地懷疑自己的能力,這種狀態,其實真的是需要好好調整一下了。
在我們這個二三線城市,好公司實在太少了,幾乎所有的職位沒有任何發展空間,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一眼就能望到頭,即使在一個中型公司也是一樣,沒有任何晉升空間。
所以,一般人都會選擇在一個相對差不多的公司穩定的待著,如果想有挑戰性的就選擇銷售,別的職位基本大同小異。
曾經想去北京發展,連我老公看著我這無奈的樣子都支持我去,可是,看看孩子,看看家庭,牽絆太多,怎么能這么瀟灑的說走就走?
如果現在沒有孩子我可能毅然決然的就去北京了,大不了每周回家一次,可是現在需要考慮的現狀太多了,最終沒敢做這個決定,也許,生活還沒把我逼到絕境吧!
2、
離職后,我就開始不停的面試,一天之內最多的可以約到5場面試。在這期間,各行各業,各種職業,好的不好的我面試了個遍。
面試過的行業有,汽車、房地產、家居、餐飲、建筑、金融、家紡、快消品、微商、自媒體等,面試的職位很明確,鎖定在文案策劃,或者一些相關的營銷策劃等方向。
然而,達到預期的很少,由于是跨行面試,很多行業會重新審視我的能力,會拿曾經寫過的作品說話,特別是房地產對文案的要求更是苛刻,不但要看之前所有的相關作品,還要現場考文筆寫廣告語。
面試了這么多的行業,我也更加清楚這個職位要求的能力和他們眼中優秀的文案策劃到底是什么樣?通過面試的檢驗,也明確了自己在這個市場的價值,也知道了自己到底幾斤幾兩?
拿房地產來說,他們側重于從0到1包裝一個項目,那么這個項目的主題立意,后期的廣告語,整體的營銷框架和基調,基本就是一套完整的思路,文案只起到配合作用,重在一個營銷的建立。
對金融行業來說,文案策劃在于輔助業務同事們進行商業談判,客戶需要一個成型的東西,一個能夠呈現的方案出現在他們面前。所以,偏重于策劃稍微多一些,會更加看重活動環節的安排,文字表現力就會相對較弱。
對于微商,他們要求的文案是這樣的,朋友圈要有走心的,引起關注和購買欲望的文案,同時,在一些新媒體平臺,除了要運營一些文章,還要有一些新的形式和粉絲進行互動,帶動加粉或者轉發。
對于自媒體,那次的面試,我其實是懷著虛心請教的態度專門進行交流的,而不是真正的面試,因為目前自己也在研究自媒體。
老板是非常年輕的90后創業者,他告訴了我一路怎么走過來的,走過哪些坑,哪些彎路,還有現在的情況該如何發展?
他們對文案的要求并不低,因為需要原創優質內容,需要的文案既要有非常好的選題能力還要有編輯能力,最好能夠創作10w+爆款文章的能力。
面試的過程其實可以學習到很多的行業知識,甚至有一種全局看市場的感覺,和人事或老板溝通的過程又類似于采訪,通過面試交流,我把握了全行業對文案策劃的要求,也讓我意識到,要想成為一位非常出色的文案策劃人員,要走的路似乎還很長。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似乎用人單位沒有對年齡有特別的忌諱,原本以為我這個年齡會被歧視,其實不然,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能創造價值,只要你值得,他們就不會在乎你年齡與否。
3、
其實我這個30+的年齡,有點悲催,高不成低不就,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前幾年沒有早點意識,思維沒有升級,自我沒有進化。
從大學畢業后就止步不前,卻沒意識到畢業之后學習才剛剛開始,浪費了剛畢業這幾年的大好光陰,沒有職業規劃,沒有硬本領的修煉,沒有長遠的眼光和格局,才會導致現在的我這么被動。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思維認知變了,即使在職場中一抓一把90后的情況下,我這個80后老阿姨還是要和她們一起拼。好在現在及早覺悟了,而且持續走在進化這條路上,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只要堅持做下去。
既然邁出了這一步,那就不后悔自己的選擇。走好每一步,每一步都值得被紀念,每一步都算數。
最近幾天,使出渾身解數做了一個項目的PPT,今天和同事以及老總展示后,已經獲得他們的認可,也讓大家覺得專業的文案策劃和他們之前業余的是有區別的,如果我寫的這個PPT沒有達到他們預期的效果或者還沒有前同事寫的好,那么,我覺得可以直接卷鋪蓋走人了。
換了行業,換了工作內容,但其實本質沒有變,那就是領先于別人的核心競爭力,文案編輯能力,信息整合能力,產品策劃營銷能力,這個是需要經驗和深度思考。
所以,我堅信,任何工作只要付出就會有機會,只要有過硬的本領,到哪里都有發揮的余地,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優秀到不可被忽視。目前,對于我來說,要做的就是脫穎而出,獲得領導的認可并且不可取代。
成長的過程中,職場的進化也是必不可少,既然創造不了轟轟烈烈的故事,那就穩穩當當的走好當下的路。不要異想天開,心飄起來就沒了方向,而是要沉下去,即使沒有加速,沒有找到快速進步的通道,但總好過停滯不前或者倒退。
30+又何妨?只要進化路不停歇,人生就會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