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逆流成上映,你有沒有在匆忙的生活中趕去目睹易遙式疼痛的青春呢。
也有人說,我是去看曾經的自己。
對比郭敬明原著小說,導演落落重新結構的立意更為深刻。以校園欺凌展開成長中我們曾貼身經歷過的疼痛憂傷的青春。
該片講述的是校園霸凌、青春男女之間的情愫故事:平凡的易遙跟校草齊銘青梅竹馬,被校霸唐小米等人欺負。顧森西幫助易遙對抗霸凌,一直做她的陽光。齊銘相信這世界不會太糟糕,而易遙早已經歷過這世界最黑暗的人心。
在我看來,整部電影長鏡頭下的青春男女,每一句臺詞都句句扎心,時刻地提醒著現實和童話的差距,也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個回憶的漩渦里。
“生物的本能叫趨利避害,人們看見糟糕的東西,都想要躲遠。只有看見美好的東西,才想要靠近。”
在整部電影里,趨利避害是個貶義詞。通常地說,一些人為了合群,每個人對某人都施加一點小暴力,成為某個人一生中無法言說的痛或毀掉一個人。
在這個世界里,有一個詞語叫做"合群"。有的人為了合群,讓自己顯得不那么特別,跟風做事,還有的人怕自己也被嘲笑,甚至加入欺凌者陣營,大肆冷眼嘲笑。
電影中大部分女生都迷戀齊銘,因為他成績好,長得帥溫暖又陽光。恰好轉校生唐小米暗戀齊銘,對于家里窮到新校服也買不起的易遙出現在齊銘身邊,對她嗤之以鼻甚至嫉妒到使用校園冷暴力。
她們的想法無非就是:她一點也不配得到齊銘的美好。在那些人看來,仿佛跟易遙在一起玩的人,就臟到了自己。
這種思想齷蹉又猥瑣,不見得她們高級到哪里去。
試想一下,倘若齊銘成績不好,長得不帥,脾氣又差,還會有多少女生會想著靠近他呢。
在易瑤意外感染了艾滋病之后,所有人對她展開攻擊。侮辱打罵扒衣服,倒剩菜剩飯,把嚼完的口香糖粘到頭發上,書包不知道被扔了多少回......
人性有時候真的很殘忍,為了一時快感把一個人逼向黑暗之處,深不見底。
這種趨利避害的現象,在我們生活中也從來沒有離開過。
匿名:高中的時候,我被最親愛的朋友向班主任打報告,污蔑我挪用了班費。之后,全班的同學都用看小偷的眼神看著我,背后里更多的是閑言碎語。她們只是聽說,沒有任何證據就判我死刑。但我沒有做錯什么。
“死有什么可怕的
活著才痛苦呢
人什么要選擇活著”
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易遙不像一般的女生那樣,享受家人的疼愛和交朋友。
在她意外染上艾滋病之后,她整個人是崩潰的。她本來想告訴母親她得病了,在聽到母親的口吻和蔑視的態度之后,她選擇閉口不談。
在她生活的地方,她是媽媽口中的“賠錢貨”,是同學眼中的“病原體”。
在十幾歲的年紀,面對突如其來的病會不知所措,會嚎啕大哭。
如果你曾真實痛徹地經歷過,那么你就會懂得那種被千夫所指,你連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時,你會覺得死亡是最后的選擇。
人,為什么選擇活著?難道就是為了見證這世界的糟糕然后離開嗎。
“我們需要美好
世界糟糕?也不能顛覆
我們要溫柔的推翻這個世界
然后把世界變成我們的”
我們活著,就要逆襲世界的驕傲。
匿名:我初一成績全年級第24名,整個年級240人,我努力爬,最后英語老師對我很照顧,背后就有人害我,那個時候可能多半是嫉妒吧!最后一直陷害我,比如她們自己偷東西偷錢最后拉我做替罪羊,讓全班同學不許和我玩,晚自習9點下課我一個人打掃教室,她們一群人把我圍著垃圾桶那里一人打我一巴掌
“你生活在光亮里?
你就覺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故事中,我剛開始以為齊銘是個蓋世英雄,能夠溫暖易瑤整個青春歲月。
可是看到最后,我錯了。齊銘大概就是別人口中的中央空調罷了。
他說:
”我偷我爸的錢還不是為了你“
“你怎么會得那種病”
“燕子在渴也不會喝地上的臟水”
“你活該”
不管她對易瑤的關心還是對其他女生的體諒包容,都是他來自良好的家庭,與生俱來的。
有時候,你把真相告訴別人,別人未必會完全相信。
易瑤把自己最脆弱無助的一面展示給齊銘,可是齊銘并不能明白。
他反而相信,這個世界還是很美好的。
電影中,他跟易瑤的家庭背景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兩個人的差距那么大,根本沒有辦法在在一起。
正如易瑤說的,“你的不開心不過是考試沒得第一,而我卻不知道今天怎么過下去”。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的東西。大部分都只是打著善良的心站著說話不腰疼罷了。
匿名:我曾經跟朋友說過曾遭受過的冷眼和校園冷暴力。她們一臉不信的模樣深深地刺痛我的心臟。而且,她們就像當故事那樣一笑而過。因為你們沒有看過世界很糟糕的樣子,所以以為世界一直都是光亮的。再見,青春。再見,那些黑暗的過往。
“我也想象其他女生一樣
連買個衛生巾都是帶有香味的
你覺得好笑嗎
因為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帶有香味的衛生巾
我像個傻子一樣
聞了半天
我好羨慕她們
我真的好羨慕她們”
有次,易瑤在廁所里急需衛生間,所有人都當作是病毒遠離她,甚至把主動遞給她的顧森湘攔住。最后,只有顧森祥遞給了她。
她說,那是她第一次用帶有香味的衛生斤。
她把女生最普通的生活用品當作寶貝。
她也買不起帶有香味的衛生間,她更愛不起齊銘。
“苦的久了不知道什么是甜的
仙人掌是永遠做不了花的”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也無法逃避我們正經歷的事情。
既然做不了花,那就做最堅韌的仙人掌。
匿名:我初中的時候家長沒有給老師送過禮?然后有個主科老師就挺針對我的,就有些喜歡跟老師拍馬屁的學生也有意無意嘲諷我針對我(沒有到欺凌?全班孤立的地步)有段時間就真的很壓抑...不過后來就遇到了一群很暖的人,也走出去了??
電影結局以易瑤在河堤咆哮,仿佛把整個青春大哭一場。
“將來,你們只會說,我怎么不記得,我就是鬧著玩的啊,沒有往她身上潑紅墨水,沒有扒過她衣服,沒有拿打火機燒她頭發。“
”你們之后的日子舒舒坦坦,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惡心,太惡心了,太惡心了!“
”你們知道粉筆灰塞嘴里是什么滋味嗎?你們罵過最難聽的詞,編過最下流的綽號,因為你們真的無聊,因為你們覺得不會承擔什么后果。“
”你們永遠不會承認你們做過的事有多惡毒。你們動手的沒動手的都一樣,你們都不是什么好人。你們沒殺過人吧?你們今天就會知道殺人是什么滋味了,如果我永遠忘不掉,你們也別想忘掉。"
千言萬語,易瑤總歸一句話,“我沒有殺人”。
她唯一的陽光齊銘不相信她,就連最愛她的顧森西也懷疑她。沒有人會相信她沒有殺人。
無助,彷徨,疼痛一一涌上心頭。
我們不怕一無所有,只怕愛著我們的人都遠離而去。
一個富士相機廣告世界命題里其中有段話是:
-什么是欺凌?10個人欺負一個人是欺凌嗎?
-是啊!
-100個人欺負一個人呢?
-也是.
-那一萬個人欺負一個人呢?
-那是正義啊!
這真的是正義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在電影里有那么一個女孩一閃而過,她代表著善良。她沒有施暴,也沒有阻止。她糾結過,還是當作陌生人一樣看著一場場校園欺凌發生。
她或許沒有這個義務去幫助別人,但在校園欺凌事件中——沒有旁觀者,都是施暴者。
有的人未曾被世界溫柔以待,卻仍想對待世界以溫柔。有的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打著為同學好的旗號,對那些孤獨漂浮的人施加語言暴力。
有時候,謊言多人說了也會成為真理,且流言止于智者。
那些跟風的人比施暴的人更加可怕。他們把一個人對世界美好的向往一點一滴的磨滅了。
希望一切的暴力不要因為人多勢眾而被稱作正義。
希望你不要成為施暴者,不要成為旁觀者。
匿名:初一的時候我被全班女生孤立。她們認為我向班主任告狀了。她們害怕自己黑暗的一面被暴露出來,一直對我施加語言暴力。其實,我只不是想跟班主任申請調班。那段時間過得很壓抑,天天淚流不止,成績下滑。在一個午后,我終于壓抑不住,我對著她們大哭,咆哮。從那之后,流言少了,我們再也回不來了。回想起來,我還是有那么一點遺憾。
電影最后有個彩蛋。
那些曾遭受校園欺凌的男生女生,再次回憶起曾經那段暗無天日的生活。
有時候揭開曾經的傷疤也需要莫大的勇氣。
對于校園欺凌,大部分人熬過來了,小部分人終其一生還是走不出這個陰影。
有的人選擇原諒,有的人選擇忘記,也有的人不恨但不會原諒。
馬東說過一句:"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將原諒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蔡康永在一旁補充道:"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不哭》里這樣唱著:
"說對不起,一兩秒功夫
而沒關系,一生念不出"
你的對不起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你沒有付出任何代價。我付出了疼痛的青春,憑什么要沒關系?
如果不能忘懷,那么請你帶著千瘡百孔的心朝著更好的方向奔跑著。
我們活在這樣復雜的世界里,被其中如同圓周率一樣從不重復的毫無規則的事情拉扯著。你要記住“即使這個世界很糟糕,也不能輕易放棄”。
既然我們無法改變過往,但我們可以對青春揮手再見,雖然那些過往的蛛絲馬跡從不會消散,驕傲一點,明天會更好。
世界可能還很糟糕,但希望所有人的青春被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