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包

原來今天是重陽節,要不是看了友友的文章還真不知道今天過節。平時過慣陽歷,也就不太注重農歷的日子了。關于節日,除了那些法定的節日之外,其他的傳統節日慢慢的也沒什么概念了,就更別說什么傳統意味了。

在中國大部分的傳統節日都跟祭祀有關,重陽節也不列外。祭祀祭的是天,祭的是祖先,主要是感恩也是緬懷。但這些在大城市都感受不到了,這些傳統的意味只有在農村才顯得濃烈。

記得小時候,不管大大小小的節日都很熱鬧、也很重視。不管過什么節,家里的大人都會把地里的活放一放,或者做一些小活,就當過節休息了。說起節日,在外的游子更多的是思念,對家人的思念。我也不列外,每到過節我也想家,更想家里的美食。

薯包|網圖侵刪

小時候在我的印象里,母親每個節日都會準備一道小吃,是小吃也可以當主食。比如元宵是餃子,清明是艾米粿,端午是粽子,中秋是芝麻餅,重陽是薯包。所有每次想到節日,我就想起了母親做的美食。

今天是重陽節,我格外想念母親做的“薯包”。這種“薯包”可能很多地方都沒有,但你要是在“薯包”兩個字前面加上“贛南”,然后在百度上一搜準能搜到。“薯包”是我們家里面的叫法,它雖然叫“薯包”但它不是包子,也不是用薯做的。它是用紫山藥做的,在我們那紫山藥叫做“紫薯”,于是它就叫“薯包”了。

紫山藥|網圖侵刪

它的做法也很簡單,將紫山藥洗凈去皮,然后晾干水分。等水分去的差不多了,再將紫山藥磨成糊糊,加入姜蒜末、鹽、五香粉、少量米粉攪拌均勻,然后用調羹講山藥糊糊挖成一個個小球球,放進熱油里炸,炸至熟透就好了。

母親每次炸薯包的時候,我都要在灶前搭把手。母親熟練地將一個個紫山藥球球放進油鍋里,山藥球球一進入油鍋就開始冒油泡泡。那時候還小,我一邊墊著腳看鍋里的炸薯包,一遍拿著火鉗顧火。要是油鍋里開始冒煙了,就意味著火太大了,這時母親就開始說我了“火大了,薯包要變成黑球球咯”,收到指令的我就趕緊把灶里的火柴往外拽。

火候到位的話,薯包熟的很快,不到五分鐘第一鍋就好了。看著熱氣騰騰的薯包,不用入口就能聞到它的香味。按照傳統,凡是過節做的美食,都要先拿去祭祖,祭完祖下來我們才能吃。這時候才最為煎熬,可謂是饞涎欲滴啊。終于熬到父親從祠堂祭祖回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手上的火鉗一扔。也顧不上洗手,就開始吃了起來,母親見我饞的不行,急忙說到:“慢點……”

紫山藥|網圖侵刪

每每這個時候,我是不吃晚飯的。左手拿一個,右手拿一個,從廚房到院子還沒坐下,兩手就空了。然后又折回廚房,左手拿一個,右手拿一個。母親見我廚房院里來回跑就笑我:“拿個碗裝著不就省事了嗎?”哥哥比較聰明,一聽就知道從櫥柜里拿來一個小碗,然后裝上滿滿的一碗,也不顧我就只往外跑。而我還是左手一個,右手一個……

好像從出來讀書到工作之后就再也沒有在家里過過重陽節了,也沒再吃過母親炸的薯包了。突然想到是重陽,除了對家人的思念,還有就是對薯包的垂涎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2018.2.13更新,此文遭到百家號"醉魚"抄襲。所寫文章全部進行維權,望投稿者自重。 客家人有“重陽薯包米果,...
    懷想君閱讀 1,421評論 4 14
  • 人的味覺是在幼年時期奠定的,而且牢不可破。它是童年時家人在你身上編排的味覺密碼,即使在踏過千山萬水之后,仍會記憶猶...
    麥兜_9871閱讀 1,132評論 2 3
  • 正在油鍋中炸的薯包 這是炸之前的被磨成漿的腳扳薯。 腳板薯,在江西的吃法先磨碎,摻和米粉末,用食用油燒成一個個“包...
    摩濤兒閱讀 710評論 1 1
  • ?媽誒,小刺猬真的萌的不行,好可愛~ 好想碰一碰它的小肚子~ 那今天小傘分享一個小刺猬的食譜~我們也做個萌萌的小刺...
    Jennifer愛生活閱讀 452評論 3 3
  • 16宿命:用概率思維提高你的勝算 以前的我是風險厭惡者,不喜歡去冒險,但是人生放棄了冒險,也就放棄了無數的可能。 ...
    yichen大刀閱讀 6,088評論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