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號:了義讀經
摘自:《大慧普覺禪師法語》
近世學者,多棄本逐末,背正投邪,只以為學、為道、為名,專以取富貴張大門戶為決定義,故心術不正,為物所轉。俗諺所謂:只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殊不知,在儒教則以正心術為先,心術既正,則造次顛沛,無不與此道相契。前所云為學、為道,一之義也。在吾教①則曰: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在老氏②則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能如是說,不須求與此道合,自然默默與之相投矣。
注釋:
?、傥峤蹋涸诖酥阜鸾?。
?、诶鲜希褐咐献?、道教。
深入佛法可關注頭條號:了義讀經
摘自:《大慧普覺禪師法語》
近世學者,多棄本逐末,背正投邪,只以為學、為道、為名,專以取富貴張大門戶為決定義,故心術不正,為物所轉。俗諺所謂:只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殊不知,在儒教則以正心術為先,心術既正,則造次顛沛,無不與此道相契。前所云為學、為道,一之義也。在吾教①則曰: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在老氏②則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能如是說,不須求與此道合,自然默默與之相投矣。
注釋:
?、傥峤蹋涸诖酥阜鸾?。
?、诶鲜希褐咐献?、道教。
深入佛法可關注頭條號:了義讀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