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 ,洗澡,不再發熱。
陪兒子親子閱讀第29天,晚上洗澡上床后,邊喝奶邊讀書,和丫頭輪流給兒子講故事,主要講了《小馬過河》的故事,還記得給丫頭講這個故事時的場景,好像就在昨天,一晃就十年過去了,現在又給兒子講起了這本書。光陰似箭,珍惜當下。
今天兒子一天未發熱,晚上睡覺時不放心,又量了一下體溫,37.5度,基本正常。期待健健康康的,不要再折騰了。
2月2日,積極的暫停。
陪兒子親子閱讀第30天,晚上洗澡上床后,繼續邊喝奶邊讀書,和丫頭輪流給兒子講故事,不過丫頭沒有耐心,講了一會兒就不愿意講了。
今天兒子一天未發熱,精神很好,除了還有點咳嗽和流鼻涕,其實都很好。精神一恢復,又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不肯吃飯,不肯睡覺。想放手不吃就不吃,可在他二番三次不肯吃飯后,拖到七點,還是忍不住拿出了棒子,威脅他必須吃飯,因為不肯吃,所以吃得比較少,不過晚上給他水果哈密瓜和蘋果,吃了不少。也許就不該太當回事,不吃就不吃,不吃就沒得吃了,相信他會好些吧。
九點半多了,還是不肯睡覺,不肯脫衣服,犟在那里,以至于都閉眼睡著了,還是不肯脫衣服。強行把衣服脫掉后就一直在哭,吵著要把衣服穿起來。怕他冷,又給穿回了一件,還是一直哭,我也不理他,想著哭一會兒就好了。一直到十點多田寶回來才不哭。
晚上睡覺反思,可以積極的暫停一下。要和善地跟兒子講,我在等著他,等他心情好時,再叫我。而不是不說話,直接轉過身不理他。
2月3日,繞著桌子跑的日子。
因為同學聚會,沒有陪兒子親子閱讀,相信兒子已經形成習慣吵著要看書的。
在鄉下玩得很嗨,跑得后背汗濕濕的!就是吃飯不是很乖。
2月4日,倔強的脾氣。
親子閱讀繼續,第31天,因為太晚,一本書沒講完就要睡覺了。晚上因為不肯穿尿不濕,又哭鬧了好一會兒,怎么哄都沒有用,只能讓他哭一會兒再來哄,好半天才哄停。
2月5日,玩瘋了,犟的不行了。
未親子閱讀,因為太晚,也因為白天玩得太累了。喝著奶還沒等我洗完澡就睡著了。
2月6日,看電視睡覺。
房間里放著電視嚴重影響了看書,上床鋪就吵著要看電視,不肯看書。過了放假的這兩天要把房間的電視撤了,睡前必須養成看書的習慣。
2月7日到11日,看電視睡覺。
房間里放著電視嚴重影響了看書,假期里動不動就吵著要看電視,睡前讀書的習慣也沒堅持好。
2月12日,在鄉下玩耍。
和田寶下班下鄉后,惠蘭姐就講著兒子一天在家的各種事情,第一飯不肯吃,只肯姐姐喂;不肯穿雨鞋,在外面玩水,搞得衣服、鞋子都濕了。回到家也沒有親子閱讀,過了一個寒假,所有節奏都亂了。今天天起,重新開始,恢復正常的作息中去。
2月13日,敲壞電視、親子閱讀。
白天媽媽在家帶兒子,沒留神讓兒子敲壞了電視。發現這情況,心情很不好,正好兒子不肯吃飯,拿著棒子威脅他必須去吃飯,含著眼淚乖乖的去。懲罰雖然短期效果比較明顯,但要提防長期的后果。
2月14日,需要尊重對待、安靜入睡。
發現兒子需要尊重的對待,看電視只要商量好結束的時間,到了時間點就會比較配合。不想洗漱只要約定再玩幾分鐘,到了點就會自覺的過來洗瀨。要求做什么事,事先與他商量、合作、尊重的解決,比不詢問、直接做,或強迫他去做,效果要好得多。覺悟這就是合作和尊重的力量。
晚上田寶上班,兒子安靜的和我在一起沒有找媽媽,洗漱時,問他晚上跟誰睡覺,答,跟爸爸,因為媽媽在上班,沒有回家。睡覺前田寶回來了,也沒有吵著找媽媽,直接趟在我旁邊睡著了。這段時間的用心陪伴,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兒子不再只粘著田寶一人,不再拒絕和我一起睡覺。
2月15日,成長的喜悅。
因為情人節晚上二人世界,田寶回家后又出去,騙兒子說要去上班,臨出門時,兒子滿臉無奈的抬頭看著田寶說,“媽媽,你怎么又要上班啊”,跟個小大人一樣,讓田寶既舍不得,又樂不可支,一晚上重復了好多遍。
媽媽說,兒子真的很好帶,有時就和一個小大人一樣。昨天下午吵著要媽媽抱,媽媽腰痛,夸張了點表現出來,兒子立即說,“奶奶你腰痛啊,趕快坐下來休息。”不到三歲的小人,已經知道關心人了,必須點個贊。
2月16日,合作的力量,安靜入睡。
堅持親子閱讀,第二次田寶不在家,由我陪著安靜入睡。
開始習慣有事與兒子商量著做,吃飯時他還想玩,就跟他約定二分鐘,定時器嘀嘀響時就過來吃飯;他想看電視也跟他約定好看電視的時間,等嘀嘀響時,問他是他關還是我關,通常他會主動去關電視,小孩比我們想像的要守信用和配合。
今天整理玩具,經歷了從拿著棒子威脅到當成游戲玩樂的過程。吃完飯,發現滿地的玩具,要求兒子撿起來,可是小家伙不配合不肯撿,直到拿出了棒子才說要和爸爸一起撿。
一開始盯著他,不斷的催促,才很不情愿的撿起兩三個,后來想起孩子在感覺好時,才能做得更好,可以把家務勞動當成游戲來做,于是改變方法和兒子說比賽撿玩具,看誰動作快,并通過語氣營造比的氛圍,小家伙一下子來了精神,開始搶著撿玩具,很快就把玩具收拾好,以至于整完了還想繼續。
這就是玩的力量,這就是快樂的效果。以后在家務勞動、在讀書學習中要記得反復運用。
2月17日,下鄉陪爺爺奶奶
下鄉陪爺爺奶奶,結果下鄉了不要爺爺也不要奶奶,就纏著我一個人??隙ㄗ尠植桓吲d的,其實,小孩子也是需要陪伴才會產生感情的。
晚上陪兒子在游樂場玩,無意中考了一下顏色,發現明顯有了很大的進步,紅、藍、紫、橙等很多顏色都認識了,特別是對紫色比較敏感。
晚上兒子又流了很多的鼻血,分析可能是在游樂場玩時很熱,一到外面很冷,冷熱劇烈變化引起的。
2月18日,兒子能夠睡覺不再依賴田寶。
親子閱讀第3天,還是我先犯困,好在兒子沒有午睡,很快也要睡覺了。兒子已經適應并習慣田寶上班不在的時間,能夠安靜入睡,不再找媽媽。
睡前嘴巴里嘟囔著,爸爸走開,又不允許我離開太遠,意思是要給田寶留個陪他睡覺的地方。
2月19日,兒子上學第一天。
親子閱讀第4天,我先陪,但沒讀一會兒,田寶過來陪讀。
上學第一天,因為我和田寶都比較忙,是媽送去的。又是一番折騰,不看電視就不吃早飯,結果媽調不出來,給我打電話。
我說不吃就不要給他吃了,直接送去上學。又不肯去上學,我說可以騙他去游樂場玩,然后送去上學。終于中午打電話時,媽告訴我,在哄騙下,0900送到了學校。
觀看老師發來的視頻,開學第一天,小家伙在學校還是比較適應的,能夠主動配合和互動。
2月20日,爸媽都不在。
親子閱讀第5天,因為巡夜回來較晚,只在兒子的要求下,陪讀了一小會兒,就哄著睡覺了。
田寶夜班,我禁燃巡夜提前回來后發現,兒子已經在奶奶的耐心說服下,開始洗漱,看上去心情還不錯,不過看到我明顯的非常高興,什么事都由我接手過來了。
晚餐沒有怎么吃,雜七雜八的吃了一點東西。
2月21日,送兒子上學。
親子閱讀第6天,因為晚上送爸媽上船,所以兒子由田寶照顧,我回來時,已經上床,提醒下,田寶陪兒子進行了親子閱讀。
因為媽媽下鄉,今天我送兒子上學,一路上沒有再吵著不上學,也沒有哭,走的時候,在提醒下知道和我說再見。
2月22日,兒子哭鬧不吃飯
親子閱讀第7天,晚上親子閱讀完還精力旺盛,爬上竄下的玩了好一會兒才肯睡覺。
晚上先是吵著吃花蛤不肯配飯,不同意拿著棒子威脅吃飯,又吵著要看電視吃飯,沒同意看電視,又打了屁股,還是不肯吃飯,一直哭鬧不停,沒有忍心再打,但也沒有妥協,已經下決心要改變看電視吃飯的習慣,就堅決不給看。這就是和善而堅定的堅定。既然說到,就必須做到。
哭鬧了好一會兒,直到我包扁食時,才慢慢停下來喊著要給我幫忙,實質過來給我搗蛋,但也任由他一起玩了。他覺得在幫忙,那就是在幫忙,需要耐心的引導培養他的自主感和能力感。
晚上睡覺時,可能是晚上的不愉快經歷,又哭鬧了兩回,幸好田寶在,這就是媽媽的力量。
2月23日,周五,鼻塞
親子閱讀第8天,晚上田寶在家,雖然周五,她仍早早的洗漱上床陪兒子親子閱讀。不過我洗漱完再講去看時,卻發現她在玩手機,兒子在旁邊看,這樣真的很不好。
洗漱前發現兒子鼻涕很多,擔心感冒,田寶給兒子吃了一包板藍根,睡覺前,發現兒子鼻塞,又在田寶的督促下,抄了生姜墊腳底。希望兒子好好的不要感冒。
2月24日,周六,“我要看電視”
親子閱讀第9天,晚上因為太忙,兒子比較困,只看了一會兒,就犯困主動要求睡覺了。下午的時候,和兒子在沙發看了一會兒書,多半是我讀他玩,這是睡前閱讀之外的一次親子閱讀嘗試。
前天開始,把電視的插頭拔了,不允許兒子看電視,因為現在兒子一吃飯就要看電視,一起床也吵著看電視,看電視時有點像我小時候,斜著腦袋在看。擔心他視力出問題,也遵循書上講的不看電視,或盡可能有限制地看電視的經驗。從前天開始以電視壞了為由,不再給兒子看電視。
昨天晚上又吵著要看電視吃飯,一度讓我情緒有點失控,打了兒子的嘴,說,只要他再提看電視,我就打嘴。不滿足后又吵著要給媽媽打電話,因為不能停止哭泣沒打電話后,又吵著要出去找媽媽,真的是一次和兒子意志力的較量。事后總結,和善而堅定。和善就是不懲罰,尊重孩子尊重情形的需要,昨天沒有完全做到,打了兒子。書上說,如果你忍受不了,你可以走開,等他哭完了再來繼續做。
堅持就是說到做到,說了就要堅持到底。昨天做到了,不管兒子怎么哭鬧,堅持不給兒子看電視。說到做到,要么不說,說了就要堅持到底。是以后育兒中必須牢記的一句話。昨天我說了,現在禁止看電視,等什么時間不再吃飯吵著看電視了,不再起床就要看電視了,才可以有限的看會兒電視。每天看電視要有時間限制,不超過20分鐘。
要關注管教方法的長期效果,不要因為一時的有效就沾沾自喜。
還有注意,停止看電視后,要給兒子更多可以玩的東西,可以看的書,把兒子的興趣點,往書籍、玩具上引導。所以昨天把兒子的玩具給重新整理歸類,讓他能夠更容易找到自己想玩的東西。同時體會到,想要兒子有良好的整理習慣,首先要給他做個榜樣和示范。
2月25日,周一,“吃飯飯不能看電視”
親子閱讀第10天,因為丫頭想養貓引起的爭執,晚上幾乎沒有看書。實際上,我也不知道田寶有沒有陪兒子看書。
早晨兒子跟我說的第一句話是“吃飯飯不能看電視,吃完飯飯才能看電視”。這就是昨天一天斗爭的結果,不打不罵,兒子還是能夠明白我們要傳達給他的想法。
今天需要跟兒子補充的是,吃飯飯不能看電視,吃完飯飯才能看電視,看電視還必須有時間限制,每次不得超過20分鐘。
2月26日,周二,“不能看電視”、定時器
親子閱讀第11天,洗瀨完上床陪兒子看了會兒書,兒子最近兩天對《顏色的戰爭》很著迷,一直吵著我講,可是昨天我實在是太困了,所以沒講幾頁就很哄著睡覺了。
兒子回到家的第一句話是“不能看電視”,主動的問我要吃的,找其他玩的,吃飯時又說“吃飯飯不能看電視,吃完飯飯才可以”。于是我跟著說,吃完飯可以看20分鐘的電視。于是自己吃飯,吃完飯獎勵看了20分鐘的手機視頻。定時器計時,到時間后很主動配合的不再吵著要看手機。
晚上睡覺時,還要一直玩定時器,直到田寶回來才放開。現在,定時器成了我們解決父子糾紛最常用到的一個工具。只要讓他做什么,他不愿意時,把定時器擺出來,說好滴滴響時就必須做,兒子會表現出很大的合作意愿。
2月27日,周三,加班未陪兒子
親子閱讀第12天,九點多回來,兒子和田寶已洗漱上床鋪,但沒有看書,兒子在玩田寶的手機,田寶沉浸在新買電瓶車的喜悅中,不停的跟我說著經歷。
提醒到親子閱讀的時間了,田寶立即收回了手機,陪兒子讀《顏色的戰爭》,結果兒子總是要打斷來自己講,從兒子的片斷講述中可以看出,兒子已經聽進去很多,這跟我們繪聲繪色的講述有很大的關系。
因為加班,晚上沒有陪兒子。
2月28日,周四,收拾玩具,吃飯問題
親子閱讀第13天,晚上繼續讀《顏色的戰爭》,可是沒讀一會兒,兒子就自己玩,我也很困。沒有再讀更多的書。這幾天田寶不在家時,兒子睡覺前又開始找媽媽,好在哄哄就過去了,沒有必須要找到。養育就是在反復中前進。
關于吃飯,兒子這幾天是寧可自己吃飯,也不要我喂,于是尊重他發展自我意識的需要,讓他自己吃,哪怕弄得到處都是米,只要他想自己吃,就讓他自己吃??勺蛱熳约撼詴r可能肚子不餓,吃飯不專心,一會兒就想著玩不肯吃了,于是給他提供選擇要么吃飯,吃完可以看電視、玩玩具、吃零食;要么不吃飯,什么也沒有。他選擇了不吃飯,于是陪他把所有的玩具都收起來,兒子真的不再玩玩具。看他沒事做,建議說,他可以看書,于是就自己找出書,自己在那里咿呀咿呀的看書。現在兒子雖然還想著看電視,但不再不給看電視就拼命哭鬧了。
整理玩具時發現又亂了,于是洗漱前帶著兒子一起把玩具全部按類歸位,我一邊整一邊對兒子說,“每個玩具都要回自己的家,你能過來幫忙嗎?”。兒子果然跑過來幫忙了,為調動他的積極性,又跟兒子比賽看誰撿得快,明顯配合了很多。
經過三四天的練習、示范,兒子現在知道每個玩具都有家,每天都要讓玩具回家,雖然還時常忘記,雖然不提醒的情況下,整著整著就又玩起了玩具,但這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完善的過程。不要追求完美,不要想著一次教會孩子所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