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古典名著《紅樓夢》,我更喜歡這部名著里面的那首警喻世人的《好了歌》以及它的注解。這是我能背誦下來的為數不多的詩篇之一。閑暇時刻常誦之品之思之悟之,然后便開始思接千載心游萬仞的神游。念天地之悠悠,感紅塵之紛繁,嘆人生之多艱,獨滄然而淚下。
《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這是彼足道人的隨口念叨之作,心有夙慧的甄士隱聽后徹悟,頌出了《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在蓬窗上。
說甚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杠,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吐哺的周公釣魚的姜尚、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韓信、軍神林總等等都化作一粒粒微塵淹沒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了。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入誰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天資勝雪,恍然一夢,已然昨日黃花,荒冢何處尋?白發漁樵遙指蕭瑟秋風處!任你爭強好勝,憑地雄才大略,終為他人做嫁衣裳,無人能夠脫此歷史循環圈。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有心掙沒命花,自古以來這樣的人太多太多。及到多時眼閉了還算好的,眼不見心不煩愛咋咋地吧,就怕是眼還沒閉就完了的。這兩年處理的那些大官、巨商以前是多么的體面風光,高官得做駿馬任騎春風得意盛氣凌人,盡享榮華富貴。只可惜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終不會長久,轉眼間便家破人亡做了階下囚。多少年來查抄寧、榮二府的套路一遍遍的在重演,這些人牢獄之中不知作何感想,會不會后悔以前沒有精讀《紅樓夢》悟透《好了歌》呢?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老話常講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在那個時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如今的濫情時代寡情人間,真情象金子般珍貴鉆石般稀少,得之不易守之艱難!想千方設百計照顧好自己和家人吧,努力地活好當下看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勿管身后,想管也管不了。自己的房子被別人住,自己的老婆(老公)被別人睡,自己賺的錢被別人花,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打,自己的車被別人開,總之屬于自己的一切全部歸了別人。這些令人無法接受的現實不是杜撰,不是虛構,它真真實實的存在于現實社會中。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天下父母無不盼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后能成人中龍鳳,并為之把心兒操碎,可憐天下父母心!說多了滿眼都是淚。孩子長大后應該給父母盡孝,無條件地盡孝。夫孝者,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又云百善孝為先!這個道理普天下之人都懂,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的到呢? 現實中用至孝來報答父母的孩子不少,但不孝順的子孫也大有人在,耳聞目睹皆可證也!
經典名著《紅樓夢》把千百年來的社會人生的精髓濃縮于一書,必將流傳千古。小說中的《好了歌》以及注解警喻世人,令人深思發人深省!書中每一個人物都可以稱得上現實生活中萬千世人的標本,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的原型。神游紅樓,向博學多才的作者求教,和自己的原型探討人生是件很有益處的事。
人生不過一短短的過程而已,經歷便是一切,其他都若浮云。悲歡離合,興衰際遇看似人為實乃天意!人生如夢,夢即人生,“歌”即人生,人生即“歌”,好便是了,了便是好,想要的好,卻終是了,人們可以悟透人生卻沒辦法改變命運,因為命運天注定。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宴終散場,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夢里應知身是客,醒來多悟《好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