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目標是:促進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并為以后踏入社會做好準備!
促進孩子的發展是指: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環境,滿足孩子物質、情感及教育方面的需求,通過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定的環境,關注孩子的健康與營養,鼓勵并監督孩子的學習情況,為孩子提供一些認知方面的挑戰與激勵,促進孩子的成長,給孩子提供自由舒適的環境,給予關愛、理解和尊重,以及家長應給予的自由空間,這樣孩子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
倔:對一個人來說可能是一種前進的財富,意志堅韌,富有毅力,當事情關系重大,能堅持自我,而無關緊要時,能以其敏銳的判斷力避免一意孤行,固執頑強又善良溫和。
如果孩子盲目地接受家長所說的一切,絕不會成為一個獨立思考、堅韌不拔的人,不屈不撓的精神與獨斷專行的性格是從孩提時代開始的。
我們都希望孩子成長為健康幸福、適應性強、意志堅定的人,希望她們學會為自己的未來著想,作出明智的決定,這些都與我們的教育方法密切相關。
如果每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時你都要反駁、斥責時,那孩子長大以后終將不會快樂,只會覺得自己很糟糕,缺乏自信心。
應該尊重孩子的行為而不是態度,應該允許甚至歡迎孩子能對你的要求或者命令提出質疑。如果她僅僅只是顯得不愿意,但仍選擇了正確的做法,那就不要數落或懲罰她。
和孩子定規矩的目的不是遏制孩子的天性,也不是打擊她的自信心,而是鼓勵她努力照正確的做法去做。要讓孩子自己決定是否遵守規定,這樣孩子就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你希望孩子是因為曉事理而遵守規矩而不是因為害怕懲罰而遵守規矩。
事先制定具體、恰當的獎罰細則,這樣就能引導孩子作出正確的選擇、學會思考與判斷。
你應該事先想出一些可執行且恰當的獎罰措施,以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出招。
家長越能合理地安排家庭生活,孩子的日常生活越協調、 越有規律、越清晰他就越不容易發脾氣。如果你能使孩子的生活環境更和諧,孩子能知道什么時間要做什么,他就會越聽話,因為合理的規劃是他有時間為將要做的事做好心理準備。你可以在家里制定日程安排,規定起床時間、吃飯時間、做作業時間、自由玩耍時間、睡覺時間,這都對孩子很有好處。
跟孩子說話時你不僅不能分神還要學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最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叫孩子的名字,要和孩子產生眼神交流,看著她的眼睛然后提出你的要求。和孩子說話時不要用容易被她拒絕的方式,用引起他注意力的方式直接表達你的要求,不要采用詢問的方式,而是以尊重的態度、堅定的口吻直接告訴他應該怎么做,然后保持眼神交流讓他做一件具體的事,如“請馬上開始收拾玩具”非語言交流要嚴肅、沉穩。這里的非語言交流主要是指你的姿勢、手勢、表情、語氣以及語速、音量等。一般來說你可以背著手站在孩子面前表情要嚴肅、正經,語氣要堅決、沉穩、慎重。
不要和孩子爭執不休,如果孩子想要跟你討價還價,你不必向孩子過多解釋為什么要遵守規矩。你只需給孩子一個簡明扼要的理由即可如因為到了吃飯時間了,或者因為我們要出門了,不要重復規矩的內容,不用過多理會孩子的鬧騰。
吩咐孩子做事時一定要簡單、直接,一次只講一件事。如果你希望孩子完成幾件事,那你可以先讓他做一件事,并讓他完成以后過來見你,然后再讓他做第二件,完成后再來接你,這樣進行下去。
讓孩子復述你定的規矩,對孩子說完你定的規矩后,如果他說明白了,那你可以對他說:既然你明白了,那就請重復一遍吧。在孩子重復的時候你可以糾正他說錯的地方,然后堅定地說:真棒那現在去做吧。
跟孩子訂完規矩后,你不用做任何事,只需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孩子,大約持續15秒,不要走動。如果孩子問你為什么要看著她,你可以笑笑不予理會,也可以告訴他這是因為他還沒完成你要他做的事或者說你只是想看著他而已。
如果孩子聽了你的話你一定要馬上夸夸他,這樣可以讓孩子明白他以后也應該這樣做??溥€有欣賞和認可的含義,有口頭表揚新的如“謝謝你這么快就把玩具收起來了”,“好樣的,我說了一遍你就把電視關了。或者在一眨眼或一個擁抱。
規矩要有效需要三個步驟:提醒孩子看著你眼神交流,告訴孩子怎么做態度要尊重語氣要堅定,花15秒站在旁邊看結果給孩子施加壓力,如果孩子確實照你說的做了一定要當場夸夸他。如果孩子沒有聽,那可以再說一遍,不過一定要在靜靜的盯著孩子約15秒后才可以。我說讓你馬上開始收拾玩具,我剛剛說讓你把衣服放好放在紙箱里,我說立馬關掉電視來刷牙洗臉。如果你再不關電視,我會親自替你關,然后你今天晚上不能睡我的床。如果你不馬上買刷牙洗臉,那明天就不給你買巧克力。
孩子為什么會我行我素不聽話發脾氣并不是為了惹你生氣他們有以下原因:一、他們沒辦法按你說的做,二、他們不知道具體應該怎么做,三、他們不知道為什么要聽你的話,四、他們認為不聽話就能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
當孩子開始發脾氣時,你要靠近他,盡量看著她的眼睛然后語氣堅定地說:我數到三你必須馬上停下來,停不下來就去面壁思過,面壁思過2分鐘時間,從他停下來開始計時,并告訴他哭鬧時間越長面壁時間就越長。一旦孩子的面壁思過到了時間你就要去問他:知道為什么讓你呆在這兒嗎?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反思自己的行為。過5秒鐘然后再嚴肅地告訴他:你以后再這樣鬧的話,我都會讓你面壁思過。
孩子在玩耍時,通常不愿被打斷,他要么想方設法繼續當前的活動要么變得狂躁不安開始發脾氣。針對這個問題家長可以用六步來解決,一提前說出你的規矩,叫孩子做另一件事時先提前5分鐘告訴他,你會在什么時間讓他做什么事如:我們再過5分鐘要吃飯你得關掉電視。二告訴他如果按要求做了另一件事他會得到什么獎勵。三如果沒有按要求做另一件事時你要實施什么樣的懲罰。四在做另一件事之前的2分鐘給予“三次鈴”提醒。五嚴格執行既定方案,請看著我,發布命令,并提醒孩子按要求做到會得到什么樣的獎勵,發布命令之后,看著孩子15秒鐘左右,如果孩子在你第一次發布命令后就聽從了馬上給他獎勵和表揚,如果不服從就執行相應的懲罰然后重復你的命令。
跟孩子說話時,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與:你越冷靜孩子就越服帖越樂意尊守規矩;你越煩躁生氣,孩子就越反感越不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