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夏的一個項目構思中,我提出了“職商”的概念,是基于職場中人軟實力的一種概況和描述。
后來百度了一下,“職商”的概念已經出現在網絡上面,且有不同的解讀,我大概翻閱了一下,發現他們的看法和我頗有差異,所以,我有必要撰文寫一下這個概念與大家探討。
職商簡稱CQ,代表著一個人在就業、從業過程中,各種智力和非智力素質的綜合水平,以及對職業(職務崗位)的勝任能力。簡而言之,就是在職場中能夠成功的素養及智慧。
上面這條定義我大體是同意的,其中職業這個詞有點泛指,所以我后面標注了一下:職務崗位。
職商,是成就一個人事業的關鍵因素。
很多新入職的大學畢業生對職場充滿了激情和期待,準備大展拳腳一展所學,可是實際工作中卻處處碰壁,這個沒學過、那個太簡單了,總想一步登天、獨當一面。同事間相處總覺得老人仿佛瞧不起自己,或者抱怨別人的能力一般為何工資卻很高?校友在XX公司,月薪5K多還不加班,這里不成我得跳槽。
而不少職場老鳥也大都才華橫溢,有著令人羨慕的教育背景??蓪嶋H工作中,他們傲慢又挑剔,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沒有成績卻要求處處重視自己,最后消極怠工,抱怨沒有“伯樂”。
說到底,這樣的人就是缺乏“職商”。
所以說,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并不在于個人的技能或學識,而是職商。
我認為:職商是由學習能力、工作心態及處事方法等三個維度構成。
第一, 在職場中,過硬的技能、豐富的經驗,固然是基本評定因素和“硬件”標準,但是知識更新的速度也很重要。擁有一個良好的知識更新體系則體現了職商的第一個硬性指標。
因為在職場中,很多時候學習不是用書本和視頻,而是跟上司、同事、同行甚至客戶去學,那么這種學習方式就充分體現了個人學習技巧以及溝通能力。
第二, 我們常聽說,只有熱情、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才能發自內心地熱愛工作和生活。這點固然沒錯,但是在職場中,你會隨時遇見各種挑戰和困難,不單單來自工作任務本身,可能還會來自上司、同事和客戶,且這種對你的干擾還是他們非主觀造成的,那么你將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進而積極工作呢?所以說,堅定的目標導向是一個職場中人是否成熟的第二個重要硬性指標,這個就是常說的工作態度。
第三, 我認為職商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是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而處事方法則是其具體的體現,這樣的話,效率、執行力、溝通……這些自然能夠實現了。
那么在當今職場中,職商的培訓則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會在今后的文章中慢慢探討這方面的話題。
對這方面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提速三年”欄目的文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