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非經濟學專業的人,談一個經濟學概念,如果講錯了會不會被人打,哈哈哈...
薛兆豐老師在專欄中用一句話給成本下了一個定義:成本是放棄了的最高代價。做一個選擇,你放棄的是所有其他選項當中價值最高的那個選項。選項是選項的成本,選項與選項互為成本。
生活中到處都是到處都是選擇,而選擇就帶來了成本,舉個最易懂的例子,我今天拿出了一個下午,我可以學習,可以看美劇,可以逛街,可以談客戶,我可以做很多事,這就有很多可能性,而如果我選擇了看美劇,那我就放棄了其他所有選項,而我的所要付出的成本就是這當中被我放棄了的代價最高的那個選項,哪個代價最高呢?因為我所放棄的選項我并沒有實現,所以它們的代價就得靠自己的想象力。
那么別人是不是會問,我哪里想得到這么多?其實最簡單的來說,晚上你需要談客戶,而晚上有個老同學請你吃飯,如果你選擇了談客戶,那么你要付出的成本可能就是一頓飯的代價,而如果你選擇了和老同學吃飯,那么你要付出的成本可能就是損失了一單生意。
生活中有很多隱形的選項,并不會都像上面那個例子那么明顯,所以我們需要開動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到底會有哪些選項,而它們都價值分別都是多少。
一句話給成本下定義:成本是放棄了的最高代價,多么通俗易懂,經濟學其實是很好玩一門學問,現在有人可以在經濟學大門之前帶我領略一下門前的風景,我感慨,我更想走進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