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我們有了要逃離的母親,不敢面對的父親,家不再是最溫暖的港灣,而是不敢踏入的禁區。在父母的逼迫中,很多女孩的周末都是在一場又一場緊張、焦慮的相親中度過,被“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的觀念捆綁,匆匆走入了婚姻的羅網。
我們困惑著,自己這么年輕,腦子里充斥著無數新鮮的,有趣的,富有靈感與創造性的想法,你們不給我去展示、去追逐、去體驗的機會,卻逼著我結婚?
父母多半如此回答:現在年輕,以你的條件可以找到很好的人。過了這個黃金年齡,你在婚戀市場就掉價了。現在是你挑別人,30歲以后就是別人挑你啦!
父母的言語無疑與我們所學大相徑庭。高等教育將我們塑造成有所追求的一代,讓我們明白這是個男女平等的社會,女性也可以在工作崗位上做得風生水起。很多女孩畢業后選擇背起行囊遠赴異國他鄉,為了體驗不同民族多樣的生活方式。亦或者,她們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不再僅僅滿足于本職工作,而是拿起了畫筆,撥動了琴弦,穿上裝備,和男生們一起跋山涉水。
我的好友小P,是個吃貨。大學后,興致勃勃地做起了各大餐館酒店的美食體驗員。原本愉快的周末,隨著父母催促,變成了“在相親中品味美食的美妙。”小P一度覺得很沮喪。好在一段時間后,她遇到了一個還算稱心的對象,他們開始交往。原本想好好享受戀愛的快樂,雙方父母卻催促著結婚。小P覺得和男友認識不到兩個月,還不太了解對方,如何結婚?男孩的母親卻告訴她,我們家境很優越,原本看不上你這樣普通家庭的女孩。看在你很年輕的份上才交往,我勸你,別做什么美食體驗員,還是找份穩定工作,趕緊結婚吧。
小P后來和男友分手了。分手時她對男孩母親說,我是個好姑娘,有自己熱愛的事業,我不需要被你們如此定義。你們憑什么物化女性,憑什么女孩要像商店里待價而沽的商品一樣任你挑選?
有的人說,拒絕一個有錢的男人,可能是你人生一大筆損失。可是美滿的婚姻,真的是吃幾頓飯就確定關系,交往幾個月就急著結婚,為了嫁給一個有錢的男人就甘愿從此放棄夢想,洗手作羹湯嗎?
愛一個人,也許只是一瞬間。了解一個人,卻需要很長的時間。在漫長的時間考驗中,你能通過點滴的細節,明白他究竟是演技派,還是行動派。對不了解的人說愛,是荷爾蒙在作祟。和不了解的人結婚,是對自己一生的不負責任!
在這個看似男女平等社會中,大部分父母都是這樣教導女兒:作為女人,你終究是要嫁人的,你的天職就是生養后代。這與你是研究生還是博士后沒有關系,即便你在大學期間光彩奪目,是人中蛟龍,你也無法逃離畢業之后必須結婚生子的歷史使命。
而大部分男性認為,應該與一名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有穩定工作的女性結合,生兒育女,延續香火。他們或許會被那些有思想有個性的女性吸引,卻多半不會將她們列為結婚的理想對象。
因為婚姻的根本目的,在于生育。
對于男方家庭,催促兒子結婚的理由很簡單,傳宗接代。那么女方家庭呢?趕鴨子上陣似的將盡心撫養了二十多年的女兒嫁入他家,很大程度是為女兒尋求物質生活的保障。
一段具有豐厚物質保障的婚姻,是女性從丑小鴨變為白天鵝的最快晉級方式。前一段時間有一部很火的日劇叫《東京女子圖鑒》。劇中的綾是一位從小地方走出來的姑娘,普通的家境讓她渴望成為一個讓人羨慕的人。選擇男友的標準就是:他的財富,能讓她一夜之間飛上枝頭變鳳凰。
我們的父母同樣從物質匱乏的年代走來,他們的坐標定位是:物質生活就是幸福生活的最大保障。當然,筆者我不否認這一點。無論是情投意合還是搭伙過日子,沒有基本的物質基礎,是不會有幸福的婚姻的。貧賤夫妻百事哀,父母之所以讓我們早早相親找對象,多數也是基于“年輕就是資本,你可以找一個鉆石王老五,從此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從這個層面來說,父母是對的。
然而,真正美滿的婚姻,更多是指向遇見一位靈魂伴侶。 一個能理解、支持我們,成全我們小小夢想,實現我們人生體驗的精神共享者。
這個與我們相處大半生的人,不應該只是為了傳宗接代而來。
最親密無間的人,是可以分享彼此的精神世界的。
我曾經在朋友圈里看到這樣一條信息,某位姑娘要結婚了,她這樣寫道:親愛的父母,我終于在你們規定的年齡完成了人生大事,我算是個孝女吧?
我突然不知該如何恭賀她了,因為在一個月前,這位姑娘還和我聯系,稱自己對相親對象難以溝通,毫無好感。短短一個月閃婚,這是孝順嗎?如果孝順父母是以犧牲自己的幸福,與一個無法溝通的男人結婚,這樣的孝順,未免太悲哀了。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和什么樣的人結婚,你就擁有怎樣的后半生。如此重要的抉擇,為何要為了孝順父母而倉促將自己交付?
我在鄂爾多斯旅行的時候,曾經遇到一對夫妻。女人年近四十,看上去卻依然像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和丈夫在一起的時候,總是依偎在身旁。我問她,你的婚姻一定很幸福。她點點頭說,我老公是我的初戀。那時候很單純,從未戀愛的我就這樣義無反顧地跟著感覺走了。結婚以后我和老公仍然保持著每天睡前聊天半小時的習慣,我說我的趣事,他說他的人生大道理。我和他之間沒有秘密,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就笑著共同面對。
我聽著,忽然很是羨慕。有多少家庭的夫妻,臨睡前都是各自玩手機,獨自夢周公,所謂的交流,恐怕也只限于肢體了。
這樣的家庭里,親子關系遠超夫妻關系。母親將一切的愛傾注在孩子身上,對自己的丈夫卻百般不順眼,千般指責抱怨。也許他們也曾是你儂我儂的一對璧人,而隨著孩子的出生,便疏遠了彼此。
成熟的婚姻里,兩個人能站在彼此的角度,以欣賞的姿態為彼此的人生點贊。美好的婚姻,讓你們懂得愛,懂得包容,懂得責任,樂于分享。他支持你過上想要的生活,你守護他成就渴望的模樣,而不僅僅只是與人合作養孩子。你不僅是我孩子的母親,更該是與我心有靈犀的伴侶,這世界上最理解支持我的的人。
年輕、美麗、工作穩定、有社會保障、父母有正規工作、有養老福利。這些都是大多數人對好姑娘的定義。
然而,筆者我在旅行的路上,認識了許多別樣的好姑娘。她們告訴我,要做一個看穿生活的真相,卻依然滿懷熱情的人。想體驗的,渴望擁有的,一件一件去實現。永遠保持熱忱的靈魂,無論處在怎樣的境遇,怎樣的階段,也不會放棄自己對理想人生的追求。她們背著沉重的行囊,在川藏線上一路徒搭。她們凌晨三點出發來到雪山頂峰,一起在帳篷里等待絕美的日出。
她們見過最美的落日,聆聽過黃河洶涌的波濤,在原始森林里遇見過蟒蛇窩,在寒冷的冰雪荒原里見證冬捕。
這些鮮活的,美麗的生命,在我眼中是最瑰麗的花朵,最叛逆的靈魂。
她們追求的理想婚姻,是和愛人一起努力工作,走遍大千世界,體驗萬種風情。
然而這樣的姑娘,在龐大復雜的婚戀市場中,卻常常被認為空有烏托邦式的幻想,對于生養孩子,打理家務沒有實際價值,因而被邊緣化,被孤立。
如果你也因為這樣單身多年,請不要自責。兩個人有兩個人的樂趣,一個人也有一個人的瀟灑。美好的人生不需要被設定,熱忱的心請永遠奔跑在追求幸福的路上。
因為,你并不是被剩下了,你只是還未遇見配得上你的男人罷了。
終有一天,那個與你瑰麗靈魂共鳴的人會出現的。
放心吧,好姑娘光芒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