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個"四大高"是這樣的說的,先屬天,再屬山,屬完桅桿屬旗桿。可見,在這天地之間,也就屬大山最高了。此行賀蘭山,讓我身體力行見識了它的高大,蒼峻,與不可挑戰。
2017年4月十五日清晨,我們一行五人在提前預約好的時間從寧夏吳忠出發,一路高速,到達賀蘭山滾鐘口旅游景區的停車場時,時間是七點半多一點。
我們沒有經由景區的路線上山,而是由領隊"慕白"帶領下,取道西南方向,奔著大口子溝的羊腸小道出發上山,之前她已曾經三次由同一路徑上山了。但是,我們還是被發現后遭到了景區管理人員遠遠的喊話勸阻。當然,那時我們已經走遠了,目的地就是賀蘭山大口子溝過后,途徑"練驢坡"后山上的一處高山草甸。
我們踩著山坡上的崎嶇小徑,時而上,時而下,時而平緩,時而險陡。一路上有馬蘭花,有扁桃樹,白樺樹,野冰草,還有大片的松樹,野丁香樹,野酸棗樹,還有山野間奔躥的野兔子,云下飛來飛去的烏鴉,傳說中的賀蘭山巖羊堅實地獨立在陡峭的壁崖之上,隨著人的動靜,忽地就沒了蹤影,大口子溝的山泉水在幽靜的山谷間叮咚流淌奔瀉而下……所有這些構成了賀蘭山四月獨有的自然風景之美。在這里,我也不想用大量的筆墨來描寫賀蘭山自然風光之美,賀蘭山有多美,也許只有你身在此山中才能真正體會到它的魅力。
我們身邊不止一次地有過這樣的話語,就是誰誰誰登上了珠峰,誰誰誰要征服哪哪座高山,當然,我們也聽說過了更多的因為征服自然之高而殞命的消息。所以,在一路前行向高山草甸的路上,面對崎嶇路,巍峨山,我不停地思忖,我們為什么要去征服自然呢?我們在大山的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啊?!我們又怎么可能征服自然呢?一路上,我們的一個隊員兩度受了輕傷,我也一不小心地摔了一跤,幸無大礙。在爬練驢坡的過程中,陡峭的山坡,未融的殘雪讓我們都有不同的驚險出現,所幸有驚無險,所幸來到了高山草甸,讓疲憊的身體扔倒在高山草甸之上,放空,仰望,聽松濤陣陣的風聲,看藍天下云卷云舒,任星星點點的雪點舔舐著面頰,那一刻,我知道,在山的懷里我們是大山的孩子。
中國有句古話叫——"高山仰止,"用來比喻一個人德行的高尚如同高山那樣被人仰望,崇敬。可見山之高仍高于人之所望。面對大山的瑰麗,面對大山的博大,我們是不是應該止于征服的妄想呢?我們為什么有時候會有站在高山之巔的想法呢?在高山之巔,我們渺小的幾乎可以用螞蟻來形容,除了滿足我們征服的虛榮心,我們在大山的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想,我們不應該有征服心,我們應該用人與自然合二為一,知行合一的想法來投入到大山的懷抱中。我們來到這里,我們應抱有對大山的仰止之心,敬仰之心,我們擁抱大山,我們可以走走停停,我們遼望遠離的城市,找一份暫時的寧靜,徜徉在大山的靜謐中,與自己對話。我們也可以坐在一塊隨意進入眼簾的山石上小歇片刻,看近處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蟲一羊……它們是怎樣終日與大山為伴,那么的和諧統一的相處著,才才讓這山這水這景美的那么立體,那么純凈。
面對大山的的風景如畫,看看一路走來沿途的隨處亂扔的塑料袋,火腿腸衣,紅牛空罐,礦泉水瓶……再看看我們遠方狼煙地洞霧霾四起的家的城市,我們是不是應該留下最后一片凈土?留下最美好的大山?守住自己純潔的心靈和純凈的家的環境呢?如果是這樣來一次說登就登的戶外登山,說走就走的旅游旅行,是不是就是對知行合一、人與自然合一的最好踐行呢?
"高山仰止,"面對高山,我們珍惜血肉之軀的生命,把我們的熱情更好地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我們除了腳跡什么也不要留下,還給大山一片寧靜、干凈的和諧。
"高山仰止,"希望我們在大山面前應一直抱有此敬仰敬畏之心,不要讓踐行成了踐踏,也不虛此行哦。
晚上九點,從日出到日落,歷時十一個小時,行程30公里的賀蘭山高山草甸之行,我們在黑暗中相互照應著終于走出了大山。回想那一天,高山仰止在心里,知行合一在生活中。《完》
——于2017年4月18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