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教

? ? ? ? 昨天早晨我照例去幫妹妹照看便利店,小姪女也說陪我一起看店,臨近中午的時候,我和她都有些困了,便各自拿了把椅子,坐在收銀臺對面有一答無一答的聊著天。忽然她問了我一句:“大姑,你說讓我當姑娘是真的嗎?”我笑了笑說:“是真的呀!”她接著問了我一句:“那你認我當姑娘,我大姑夫會同意嗎?”不好,小孩子把玩笑話當真了,但此時點破她也不好。我便說:“你那么乖,你大姑夫肯定會同意的。誰不喜歡多個姑娘愛呀!”她羞澀地笑了笑,便不再說話了。

她有個小弟弟,剛滿兩周歲,正處在天不怕,地不怕,隨心所欲探索世界的年齡,有時免不了會做些匪夷所思的事,這時她父母便會責怪她沒有帶好弟弟,有時小弟不小心磕了,碰了或摔了,她爸媽便會責備她沒有照看好,可她畢竟是個孩子。天長日久,她便認為父母不愛她。正巧這段時間我長住娘家,并和她開過讓她當姑娘的玩笑,她就真期待我做她的媽媽了。可我真的就能成為她心中的好媽媽嗎?

我和女兒之間也有一系列的矛盾。她也認為我這不好,那兒不對。也希望自已換個媽媽。

此時的我忽然想起易子而教的故事,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孟子提倡“易子而教”,并且還親身實踐。孟子是“不教子”的,即將自己的孩子送給別人教育。孟子解釋是:“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則是夫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擇善。擇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這段話告訴了我們孟子選擇“易子而教”的理由:他認為親自教育兒子在情勢上是行不通的,因為教育必定以仁義正道要求孩子,要求孩子做得完善,而如果沒有成效父親就會發怒,這樣就很容易破壞父子之間的親密感情。當孩子看到父親自己有時也不按正道來做,就會覺得委屈,從而傷了父子之間的感情。

易子而教的合理性

血緣關系導致家庭教育缺乏理性,眾所周知,由于具有先天的親情與血緣關系,對孩子,父母尤其祖父母往往容易嬌慣溺愛,不能很好地嚴格要求;孩子也會因為覺得是在家里,在自己最親近的長輩身邊,放任自己。由父母親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例如,有的家要求孩子做到的,然而自身卻不能夠首先做到,孩子不服氣,甚至父母與子女之間發生矛盾,有的還會產生較深的隔閡,于是家長就會喪失威信和教育的主動權,就很難有辦法再繼續去教育孩子,這是家庭教育很難避免的弊端。

能力有限必然為家庭教育缺乏全面性,家庭教育的思想、內容和方式主要取決于父母的意志、興趣、愛好、思想水平、能力、人生觀等,而父母的這些品質是有很大局限性,很難在“德、智、體、美、勞”上進行全面教育、培養孩子。多數父母習慣于老經驗老方法,不能清醒地認識到子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帶來的身心發展的變化。尤其是在初中階段,家長對孩子所遭遇的生理與心理的發展變化,一籌莫展。

期望較高導致教育失衡,多數的家長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呢?有些家長把自己沒有完成的愿望強加于孩子;有些家長在比較與對比中對孩子一味要求與責備。結果,恨鐵不成鋼而采取簡單粗暴的方法對待子女,缺乏必要的耐心和細心,結果同樣毀了孩子。

總之,教育是一門沒有教科書的課程,各家的教育方式又完全不同,因此,在成為好父母的路上,我們每個人都任重道遠。

? ? ? ? ? ? ? ? ? ? ? ? ? ? ? ? ? ?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 北京房價雖一路飆升,并未對林雅的買房計...
    田真十閱讀 889評論 0 2
  • 我親愛的寶貝,現在,我想和你們談談婚姻,雖然對你們來說還太早太早,但我怕等你們需要我給意見時,歲月已模糊掉我曾經的...
    青杏路涂閱讀 228評論 0 1
  • 如今,手工皂已越來越廣泛地被人們接受和喜愛,然而面對市場上林林總總,形式各異,均冠以手工皂名號的皂皂,你又真的了解...
    zi珣閱讀 2,053評論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