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粽子經常說:“媽媽,我覺得我不是自戀啊,我真的.......挺厲害的!”
省略號處,可能是考試成績、或是繪畫、或是唱歌、或是處理問題,反正很多情況下,她都會說這句話。暫且不論真實水平如何,那股自信勁倒是滿滿的。
我們常說,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自信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利,所以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對于三年級的小粽子來說,更是處于自信養成的敏感時期,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心理特點是自信、自負、自卑并存的,更需要積極的引導。
自信是幸福的關鍵
自信是情商的基礎,也是幸福的關鍵,對人的一生超級重要。
在學校里,自信的孩子會大膽積極地參加各種活動,主動與同學交往,在困難面前不畏懼、不退縮,敢于接受挑戰,學習能力、適應能力都很強。
自信的孩子有兩個核心信念:一是“我可愛”,也就是說相信自己是受人喜歡的;第二是“我能干”,相信自己是有能力。
自信源于自尊
孩子的自信源自哪里?自信源于自尊!那自尊來自哪里?自尊來自于外界對孩子的尊重!尊重孩子,要努力做到嘍!
首先,家長不能拿孩子當小孩兒看待。9、10歲的孩子已經非常在意自己在家里的位置,家里大小事都可以跟她一起商量商量,甚至可以讓孩子發表下意見。這樣,她會覺得自己是個成年人了,家人也表現出對她充分的尊重,便會逐步樹立自信。
另外一點,尊重孩子要了解孩子的底線是什么?要把握一個原則,不要讓孩子在同學面前丟臉。很多媽媽會當著眾人面指責孩子這里不行、那里不好,這會讓孩子抬不起頭來,自尊心受到極大打擊。
如果孩子身體或心理有缺陷,例如尿床、多動癥,一定要替孩子保密,不要公開向不相關的人談及。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反復強化。強化的結果只會讓孩子從病態,變成更壞的狀態。
成人的評價對孩子產生自信心理至關重要,父母更要對自己孩子信任、尊重、認可。
培養自信有方法
關于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在教育小粽子的實踐中,我也摸索了一些經驗。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幫孩子找到自身的優點,不斷強化。我們之前的做法,拿一張紙,在上面列出孩子的優點,寫上贊揚的話,在生活中反復強化,使之成為孩子穩定的特征。例如,小粽子很樂觀,有時我們會假想出比較糟糕的情況,讓她思考在困境如何用樂觀的情緒處理問題。
2.多表揚、多贊揚,多用拇指。表揚孩子的技巧在于要說清楚哪一點比較好,而不是泛泛的說,“你真好”、“你真棒”之類的。比如說,之前從不做家務,現在可以自己疊被子了,就可以表揚孩子愛做家務。再比如說,寫字比之前清楚認真,越具體越好,讓孩子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
3.孩子有問題,也不要慌張。先別著急,冷靜下來,問清楚原因。而后可以試試“三明治”教育方法。三明治,我們大家都知道,它有三層。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也可以參考這樣的方法:先說優點,再指出問題,再提出希望。一般這樣表達,孩子的接受程度更高。
4.培養動手能力中,讓孩子找到成就感,建立自信。很多小同學在學習鋼琴,練習過程中,手指在靈巧活動,這不完全是藝術熏陶,也利用大腦開發。像粽子爸組裝家具,也會請她幫忙;小粽子自己拼裝樂高玩具、拼裝紙模,組裝好,擺在家里,讓她從成功的喜悅中獲得自信心。
5.給孩子積極的暗示。羅森塔爾實驗證明了,給孩子積極的暗示,能夠激發出更多潛力。比如小粽子在3、4歲的孩子,進入繪畫的敏感期,多表揚孩子畫的好,慢慢她對繪畫產生熱愛,一直堅持至今。家長千萬不要老說孩子這里不行,那里不行,常此下去,那孩子會產生自卑感,就真的什么不行了。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不是抽象的概念,需要爸媽們正確認識孩子的優缺點,一點一滴積累。當孩子認為到自己的存在有價值、被人愛,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去面對各種挑戰,也就獲得了通往成功和幸福的鑰匙!
文中配圖來源于繪本《我喜歡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