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到關于我的語言(英語)與境外游走的非必要關聯性,描述了一些我旅行時遇到的關于語言障礙造成的場景、畫面。
是的,明明知道英文不好,為什么還有勇氣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游走呢?不害怕嗎?不孤獨嗎?是什么力量激發著我?
直到今天看到一段文字,覺得很好的詮釋了我的行為。
“許多鳥類在牠們奇妙的遷移里展示出一種令人驚訝的樂觀,旅行千萬里到遙遠的海岸,事實上,幾乎真的是靠信心飛翔,忽略所有的危險,不為懷疑所困。毫不退疑,只是穩穩的飛翔。鳥族不問氣候是否有利、風順或逆。牠們只飛向自己的目的地。即使有些鳥的確掉落或死亡,這完全不會阻礙或顛覆其它的鳥的信心。
君王蝶 (Monarch butteflies)在牠們了不起的遷徙里,常常飛向牠們自己從未見過的地方——然而卻會到達牠們的目的地。
在所有這種例子里,都有一種天生的生物上的信心,那種勇氣與活力,那種生物上的樂觀。它在人類里也一樣的作用,激發必要的身體上的反應。只有當那樂觀被嚴重地干預時,肉體的機制才會出問題。不過,即使那時,所有的生物都是被那與生俱有的禮物所護持的。”
原來,我一直被與生俱有的禮物所護持。如鳥族或蝶類那樣,只管飛,不停地飛,往前飛,那些一個又一個的目的地,都是我承載的使命,必定會到達的地方。
好的文字,帶給人能量,突然間的融匯貫通,將我的認知繼續擴展,沒有邊界。
晚安~
圖片來源:慶山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