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來自珠海的家庭教育專家蘇主任,實時分享實用又易懂的家庭教育方法給大家。如果你也在育兒過程中感覺到困惑或者挑戰,那么請一定要關注我,“蘇主任Talk”讓你輕松育兒,孩子成長健康又快樂!
今天蘇主任繼續和大家來聊聊我在咨詢案例中遇到的問題。常常會遇到有家長朋友對自己孩子犯錯采取的是批評、責備的態度,部分家長甚至還會采取“打”的方式。
說真的,發自內心,蘇主任特別能夠理解各位家長的心情,孩子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挑戰的時候,我們確實會特別容易爆發情緒,真的希望趕緊用最快的方法把眼前這個“小惡魔”給擺平。
所以,今天蘇主任就來和大家聊聊批評、責備這件事,到底應不應該批評孩子?如果不批評責備,又該如何處理呢?
其實關于該不該批評責備,這件事還是蠻困難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很多事情都做不好,比如筷子拿不好,湯匙拿不好,喝湯喝得滿桌滿地都是,媽媽想不發火都不行。但在發火之前,記得深呼吸,試想下我們每個人小時候不也是這樣的嗎?我們的媽媽是怎樣對我們的?小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用手抓飯吃到手拿湯匙吃飯,會一步步的把吃飯這事情做好。
我們很容易跟父母一樣想要用過去的經驗教導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少走一點彎路。但如果我們沒有跟孩子傳授經驗之前,他們可能會在這條道路上繞了很大一圈,甚至碰到幾個坎兒,最終才到達目的地。但這畢竟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他繞的那些彎路看到的風景也許是我們沒有看過的,他繞的那些彎路所遭遇到的人和物,可能是難以忘懷的寶藏。
當我們可能看到小孩把一件事做不好的時候,會脫口而出罵道:“你怎么會這么笨?”又或是說:“我幫你做,你別動了。”其實我們也跟我們的父母一樣,就是想要把自己以前認為好的或者是已經是好的事情強加到孩子身上,而到我們教導自己的下一代的時候,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但這樣真的好嗎?我們常想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出發的本意是好的,是善良的,是為自己孩子著想的,卻也剝奪了孩子很多成長的權力與空間。
比如說在吃飯這件事情上,按照以前的喂孩子吃飯這件事,你腦袋立即想到“追著孩子喂飯”這個情形,又或是孩子吃到滿臉滿地都是,衣服臟兮兮的。“喂飯”這動作是我們在剝奪孩子學習吃飯的這個樂趣,同時也限制了大人的自由和時間。所以我們必須改變,必須做調整,這個時候寶寶餐椅派上用場了。餐椅的餐盤是凹進去的,讓寶寶坐在里面進餐,即使寶寶怎么搗鼓也不會把食物撒到到處都是,即使餐椅弄臟了,還是可以拆洗干凈的,這樣一步步訓練寶寶到自己能獨立吃飯。
可能這過程是漫長的,但訓練后的效果驚人,不僅僅能解放大人喂飯的雙手,大人們也能很好的享受自己的用餐時間,即使在外面用餐,寶寶也可以很專心的吃他們的食物。
蘇主任說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有些事做不好,長輩會罵我們,批評我們,而我們在長輩批評自己的時候,常常會懷疑自己真的那么差嗎?我還不夠優秀。反觀之,我們不要隨便批評孩子和責怪,甚至不要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貶損和嫌棄,這樣孩子會陷入自我否定,變得自卑。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們沒辦法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愛的,被尊重的,聰明的父母更懂得選擇恰當的時機糾正孩子的錯誤。
各位家長,你又是怎么看的?歡迎在評論區告訴蘇主任,或者和大家一起討論!
我是來自珠海的家庭教育專家蘇主任,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家庭走向幸福。你想知道更多處理孩子以及自己情緒的好方法嗎?歡迎關注“蘇主任Talk”,你的每一次點贊、轉發、評論、收藏都將是蘇主任堅持高質量分享的最大動力源泉哦。
如果你有育兒、家庭相關問題,歡迎找蘇主任哦。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