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這個詞來自于小虎隊。當年小虎隊紅遍大街小巷,粉絲瘋狂追逐,于是就產生了“追星“這個詞。追星現象通常是那些青春期,荷爾蒙旺盛的少男少女的行為。當然,也有其他年紀的人追星,不過他們追的就比較高大上了,追作家,追畫家,追詩人。
追星在當前社會還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但這個詞眼兒常給人以不好的印象。尤其是有了楊玉娟、杜海濤之類的的反例事件之后,越來越多的人對追星感到反感。
但話說回來,誰年輕的時候沒追過幾個偶像?
就像每個人都有那么記憶深刻的一個或幾個人一樣。也許我們追的可能并不是那完整的一個人,可能只是一個角色,一件事情,亦或是一種性格,一種精神。
記得以前朋友說喜歡劉亦菲,其實并不一開始就喜歡這個人,而是因為仙劍里面的靈兒。她喜歡靈兒的那種單純的善良、有擔當,她在劉亦菲的身上也看到了這種氣質,而且比靈兒更勇敢、更認真地面對生活。這是她的心里話。
追星也是追心的過程,而星也要追心。
“古裝小王子”胡歌
在巔峰時刻回歸生活,是少有人走的路,而胡歌就是這樣的一個怪人。
每次在達到所謂的巔峰時刻,他總要一個人跑去一個山谷里緩緩。
“士先器識而后文藝。”
作個知識份子,先要有器度有見識,而后再談文學與藝術的創作。胡歌能夠在當紅時期退出娛樂圈兩年去進修,回歸簡單的生活狀態潛心學習,足以證明他有沉的下來的心境,也深諳藝術源于生活這個道理。
生活是需要用心去體會的,在追星的時候,若是結合生活,感受內心深處,那真正吸引自己的地方,就能對生活有更好的認識。從星學心,從星練心。
追星,也是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