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師第33講 [ 習慣]你知道時間去哪兒了嗎?
要點如下:
1.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理念
2.記錄時間,分析時間,才能安排時間。——德魯克
3.《奇特一生》:柳比歇夫( 70多部著作)。記錄時間——超過五分鐘的時間記錄下來。
4.記錄時間,追蹤時間。
5.推薦時間記錄軟件——a time logger .
6.沒有軟件,開始可以用本子,每天記錄,堅持一周。可以回憶或發生事情時記錄,自己記錄或請助理記錄。
7.記錄時間的結果就會發現: 80%事情是不需要自己做的,或者是可以委托其他人做的。
附錄原文:
前兩年很火的一首歌【時間都去哪兒了】,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那一直關注時間管理的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你的時間都去哪里了?
很多朋友在不知不覺地過著每一天,那么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時間過得更有意義,更有效率呢?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
前面幾講我們分享過管理學泰斗---德魯克的時間管理理念,他說,我們要記錄時間,分析時間,才能安排時間,他把記錄時間排在第一位。
那么如何來記錄自己的時間呢?德魯克沒有講非常細致的辦法。
于是就有了葉老師之后讀到的一本書,叫《奇特的一生》,這本書是蘇聯昆蟲學家---柳比歇夫的傳記。
柳比歇夫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只要是用時超過5分鐘以上的事件,他都會在本子上記錄下來。
柳比歇夫一生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特別大的成就,但是相較于一般人來說,他的成就已經非常巨大。
柳比歇夫一輩子研究昆蟲,寫了70余部著作,這對常人來講,根本是不可完成的,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時間可以被記錄,可以被追蹤。
記錄時間有什么好處呢?
葉老師在過去4年多的時間里,做到了每個月99%以上的時間都被記錄,因為身處現代的我們比柳比歇夫更加方便記錄時間。
柳比歇夫是用紙筆記,現代的我們卻可以用手機上的軟件來做記錄。
推薦大家使用一款非常好用的手機記錄時間的工具:a Time Logger(目前這款軟件已經更新到第二個版本)。
文章開頭的那個時間餅圖就是用這個軟件生成的,大家覺得漂亮嗎?
a Time Logger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的時間每天都花在了哪里?
睡覺、運動、吃飯,以及非產出用時,例如:交通、陪伴家人、刷微信、上網、發呆......
那么每天用在記錄時間上的時間是會有多少呢?
葉老師說,因為自己經常做這個事情,因為他很熟練軟件的操作,所以他每天只需10秒鐘,就可以記錄完成自己的時間分配。
記錄時間并不需要做一件事立刻就做記錄。
葉老師有時候在啟動一件事時只是快速地記錄一下,有時候他也會忘記,但因為他有早上檢視和晚上檢視的習慣,這樣他就可以在晚上集中地調整一下時間記錄,其實這個動作所需要的時間并不多。
記錄時間對我們的價值非常大!
如果你對手機APP的操作不熟練,或者你沒有使用蘋果手機,在其它系統也沒有找到這款軟件的話,那我們建議大家就用紙筆,用本子,去嘗試著記錄一個星期。
大家可以在一天結束之際,通過回憶的方式去記錄自己今天一天的時間分配,不過按照德魯克的建議,他說,時間記錄最好是在這件事正在發生時做。
有條件的朋友可以把這個工作委托給自己的助理來做,每天記錄,堅持一周,這時你大致就可以分析出自己的時間究竟花在哪里了。
很多我們易效能的學員在上完課之后開始記錄自己的時間,很快他們就發現,自己的時間大部分都被浪費了。
透過分析自己的時間,他們發現自己80%的事件,是不需要做或者不需要自己做的,只有20%的事件,需要自己去完成。
這樣的結論也正合了德魯克所講的理念。
那么現在,大家愿意開始嘗試記錄自己的時間了嗎?
嘗試一周吧!慢慢大家就會看到它的巨大價值了!
備注:
為了記錄時間,我下載了一款軟件叫: 愛今天。因為對于軟件不是特別熟悉,而且是記錄時間的習慣沒有形成,所以經常是在一天中把時間給忘記記錄,這實際是在浪費時間。
這周記錄時間比上周好多了。
我相信通過時間的記錄,看到自己投資未來的時間,看到自己瑣碎生活的時間,睡眠,或者是浪費的時間。可以反思,改進。只有記錄時間,分析時間才會使用時間。
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包括晨間日記也是一樣的。記錄讓我有成就感,讓我知道做了什么,讓我知道下一步及未來,知道現在,知道昨天,所以堅持記錄時間,記錄事件。
采用高效的軟件,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