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一位朋友家作客,我和朋友在聊天,她的媽媽在整理舊衣物,不多時,客廳里已經堆了幾大包舊衣物,她媽指揮她爸下樓去找一找有沒有可以上門收舊衣的環衛工人。
她爸領命而去,我和朋友繼續聊天。
不知何時,她媽媽從幾大包舊衣物里扒拉出一條黑色毛呢的半身裙,舉到我面前對我說:這裙子你要嗎?我年輕時候穿的,雖然有二十幾年了,但是是純羊毛,質量可好了,扔了怪可惜,你要不要?我看你胖瘦跟我差不多,沒準穿起來特合適呢!
那是一條大約上世紀八十年代風格的裙子,我愣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尷尬地笑了笑,正想著如何拒絕,我的朋友、她的女兒跳起來,皺眉道:媽你干什么呢?誰要你的舊衣服?你怎么回事你?
說著,朋友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我,把她媽的衣服搶過來,一把塞進了大包里。
她媽還在碎碎念:我是好心啊,質量真的很好,你怎么知道人家不要?我幾乎都沒穿過呢,要什么緊啊……
朋友幾乎要把她媽推出家門,一臉尷尬對我說:你別介意,別理她,拎不清。
說實話,我心里是介意的。五十幾歲的阿姨,把自己幾十年前的舊衣試圖贈與與她女兒一般大的年輕人,這實在無法讓我不介意。
她為什么不把舊衣淘汰給她自己的女兒呢?為什么她認為她女兒都不能接受、她自己都不愿意再穿、即將扔掉的舊衣,我有可能接受呢?
她內心深處到底怎么是怎么看我的?
論家境,我的家境遠遠優于她家,她不需要出于同情贈予我舊衣物;
論審美,我絲毫不遜于她的女兒,她不至于看不出;
論關系,我這是第一次到她家作客,并沒有熟到可以隨意贈予衣物的地步。
我心里耿耿于懷,這世上沒有莫名其妙的施舍。沒錯,自以為是地贈予別人舊物,已經不叫贈予,叫施舍。而所有的施舍都帶著同情,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悲天憫人的慈悲感。對于需要被施舍的人來說,施舍是雪中送炭;對于不需要施舍的人來說,施舍是修養不足、對對方蔑視與不尊重的體現。
時隔很久,我和這位朋友聊天時,我問她:在我去你家之前,你怎么在你媽面前描述我這個人的?
她笑道:忘記了,不過我媽后來倒是跟我說,你與她想象中不一樣,她想象中的你又黑又瘦又矮又可憐,沒想到真人截然相反!嘿嘿!
我也笑:你媽曾經的想象難道不是來自你的描述嗎?你到底是怎么貶低我的?
她撇撇嘴:在我媽眼里,本來就誰都不如我嘛!別說你,就算范冰冰也又黑又瘦又矮又挫!你媽難道不這樣嗎?
我沒再多言,心想:我媽絕不會這樣,更不會將她不穿的舊衣贈予我的年輕朋友,哪怕我的朋友真的又黑又丑又矮又窮。
不隨意贈予別人舊物,是對別人基本的尊重,是自身修養的體現。
2
女人總愛買買買,買衣服買鞋子買包包,永遠覺得衣柜里差一件鞋柜里少一雙。
很遺憾,我也不例外。
很多衣服買回來只穿了一兩次就束之高閣,家里多得放不下,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清理。
我媽在某個假日將我的舊鞋子收拾了好幾雙出來,準備扔掉,我爸見其中有兩雙式樣和成色都還不錯的,走過來說:這鞋子別扔,我去問問樓下小陳要不要!
我家住在爸爸工作單位的家屬樓里,樓下鄰居小陳是我爸爸的同事,比我大了不少,平時穿著不是很考究時尚,甚至有些過時,但家境不比我家差。
我媽立刻阻止了我爸:千萬別去!你這一去,沒準以后好好的同事、鄰里關系都不能處了!人家沒準以后心里會恨你!
我爸一頭霧水:我看著這鞋子還挺適合她,我沒其他意思,這鞋子不舊不壞不丑,送給她哪里不好了!咋就說得這么嚇人?
我媽道:第一,人家不是沒條件買,人家好像也沒有拿人舊物的習慣;第二,人家審美跟我們不同,你覺得這鞋還不錯,沒準人家覺得很難看很不適合;第三,誰家沒有些舊物?人家怎么沒拿來問你要不要?你換位思考想想,如果人家好心好意拿一個家里不用又棄之可惜的舊物來給你,還真心真意覺得跟你關系不錯才給你的,你心里愉快嗎?你愿意要嗎?
我爸愣住了,想了想道:我哪能要別人舊物?我多么考究的人啊!誰給我舊物分明就是看不起我嘛!
我媽立刻笑了:對啊!你為什么想把女兒的舊鞋子拿給小陳?因為你內心深處覺得她的審美、外形、生活品質等方面,配你女兒不要的舊鞋綽綽有余!你怎么沒有說要把鞋子拿去給另外的同事小美?因為小美最愛穿衣打扮,先不談審美如何,光那副追求時尚的勁,你就怕人家看不上你女兒的舊鞋。所以,你說你是好心,內心深處卻還是有你的衡量和不經意的看輕。而這些,你不自知,但對方一定會立刻感受到!所以我說,你要是真的把鞋拿去問小陳要不要,小陳以后心里肯定會對你有意見!誰讓你用這種方式瞧不起人家了?
我爸撇撇嘴:算了,不拿了就是!
說著轉頭沖我:以后少買點衣服鞋子,扔掉可惜不扔又沒地方送!
我嘿嘿一笑:舊衣物自有它們的好去處,洗干凈包裝好,寄到貧困地區需要衣物到人們手中,那才叫雪中送炭做了好事!
我爸問:送給貧困人民就不叫瞧不起人家了?
我嚴肅道:當然不叫!你看,網上隨便一搜都能找到很多請求支援舊衣物的貧困地區人民的聯絡地址,人家很需要這些舊衣物來御寒,我們把舊衣物送給有需要的人,叫贈予和幫忙,是盡綿薄之力,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跟你要把舊鞋子拿給你的同事小陳完全不是一回事好么?
我爸服了我和我媽:知道啦!就你倆學問多!
正聊著,樓上鄰居,也是我爸同事柳阿姨下樓經過我家門口,見我媽在收拾東西,停下來打招呼:干什么呢大包小包的?
我媽指著著我道:都是她的一些衣服鞋子,有的還很新就不肯穿了,這不收拾收拾看看如何處理!
柳阿姨走進來說:看看有沒有我能穿的!我可喜歡你女兒穿衣風格了!
我爸看了我一眼,悄悄走過來問我:這咋處理?給還是不給?給了會不會也得罪人?
我嘆口氣:當然不會!人家大大方方要,有看中的咱就大大方方給啊!人家家境不差審美不差,也根本不在乎那么多有的沒的,主動開口愿意要舊衣,純屬想拿回去穿著玩,心思明了,不會得罪!
這邊我和我爸咬耳朵,那邊柳阿姨已經挑出來兩件她喜歡的衣服,在身上比劃了一下,覺得很滿意,高高興興拿走了。走之前還特地對我說:以后你不穿的衣服別瞎扔,好看的可以拿給阿姨穿,阿姨喜歡你的衣服呢!
我媽在一旁一臉不好意思:哎呀真不好意思,這舊衣服又不是什么好東西……
柳阿姨大大方方拿著衣服出門:沒事!也就是圖個新鮮,咱年紀大了心態不老,看著她們年輕人的衣服也想試試,自己又沒勇氣去買,這樣又不浪費又滿足自己,多好啊…。
我目送她出門,也覺得挺好。
如果有人主動來索取舊物,那就大大方方贈予,順理成章,大家都開心。
3
贈予,本是一件好事。
別人向你索取一件舊物,你若肯給,這叫贈予!
你買了一個新東西當禮物送人,這叫贈予!
但別人沒要,你卻把舊物給別人,這不叫贈予,這叫施舍!暗含著內心深處對對方深深的輕視,是不尊重對方人格、自身考慮不周修養不足的體現。
你憑什么認為你用膩了穿膩了的舊物,別人可以繼續用?因為你骨子里就覺得人家不如你啊!你還給自己安上了好心:我這不是為你好嘛!!這不是把你當朋友當自己人嘛!你看我咋沒送給別人啊!看得起你才送給你的嘛!真是不識好人心啊!
別給自己戴高帽子了。這不是好心,這是缺心眼!
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要的東西,別以為別人會稀罕!
俗話還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可你贈人舊物,那是缺乏修養!
舊物完全不能贈予別人嗎?也不是!以下幾種情況可以贈予:
有固定的贈予渠道,比如貧困地區有需要的人民,或者貧困潦倒并且主動希望得到贈予的親戚朋友;
關系極其親近的人,如父母與子女,兄弟姊妹之間,親如家人的閨蜜好友之間,隨意交換舊物;
有紀念意義、有情感價值或文化價值或特殊意義的舊物品,比如將自己珍愛之物贈予即將遠離的好友或愛人,以示情感寄托;
總之,實在不知道是否能夠贈予別人舊物,就先想一想,自己所想贈予的舊物,是自己心愛之物,還是自己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如果是后者,所謂的“贈予”實質是“施舍”,還是別隨意“贈予”了!否則,要么是你骨子里“沒安好心”“看不起對方”,要么是你“修養不夠”,意識不到自己的“欠考慮”,不懂“尊重”別人。
不隨意贈人舊物,是個人修養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