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在一片質疑和罵聲中上映了,我昨天買到票時還看了一眼評分,很低,罵聲還是很多。但看完后,我發現之前大家質疑的那首歌在電影里看不出來有歧視女性的跡象,那些話也只是一個大男生在對心愛的女人撒嬌而已。更重要的,這部電影的重點不在男女之愛,而是一對父子和解的故事。
電影一開始是(徐太浪)鄧超賽車的場面,同時穿插著老年(徐正太)彭于晏在場邊默默關注比賽的鏡頭,鏡頭很短,也能看出徐正太的緊張與關心。但太浪獲得冠軍后,卻對自己的爸爸嘲諷了一番,因為爸爸對自己喜愛賽車非常不理解不支持。
在徐太浪的眼里,父親是因打架殺人坐過6年牢,同時造成母親產后抑郁跳樓自殺,并導致自己從沒見過母親的沒用的人。因此在他獲得賽車冠軍后,除了對父親的嘲諷,他把父親拉上車,帶有報復心理的飆起車來,沒想到翻了車。
或許是對父親有太多的不理解,或許是內心太想了解父親過去的樣子,在他昏迷的期間,穿越到了父親年輕的時代,然后徐太浪發現那個滄桑迷茫又老氣的父親在年輕時居然也是個幼稚的熱血青年。他幼稚的相信這個世界不會變,固執的堅信開錄像廳一定會賺錢;他會因為小偷的一句“不公平”而棄刀,夢想著歌舞廳只唱歌不做陪,但也因為兄弟六一被殺害,沖動得去報仇,最后導致坐6年牢,老婆抑郁自殺。
等到出牢后,那個幼稚的徐正太,以為“世界不會變”的徐正太發現世界完全變了樣,為了兒子,他不再沖動,不再鬼混打架,他希望兒子好好學習,同時帶有對老婆的愧疚希望兒子去當醫生。知道兒子喜歡開車,還為兒子去求了個開救護車的工作。他所做的改變都是為了兒子,但偏偏兒子很討厭這樣的父親,直到去父親的過去走一遭。
父母與子女之間很容易有誤會、不解,有時多些溝通多些了解就能消除彼此之間的隔閡,因為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紐帶是愛。
電影整體來說很不錯,雖然劇情設置有很多bug,笑料不夠新穎,但還是引起了觀眾的多次爆笑。
另外,趙麗穎很美,金士杰的聲音還是那么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