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電影里在我看來,在于有理有情。理主要在于故事講得好,情在于道出了人心里值得珍視的情感。《乘風破浪》算得是一部情理兼得的好電影,故事好,情感動人。看完電影之后,悵惘又不覺釋然,懷念又不得不舍棄,歡笑之中流露出悲涼,批判之下追求著美好,這大概就是韓寒的電影和文學作品給我的感覺。
故事梗概
主角徐太浪從小反叛父親,一心想學賽車,而他的父親徐正太由于自身窘迫而又潦倒的一生經歷,促使他經驗性地反感兒子這種極端的生活方式,盡管父親的各種干預和阻止,徐太浪依然身心熱愛賽車,最后取得賽車比賽的冠軍。
在獲獎儀式上,徐太浪意氣風發地發表獲獎感言,同時把在場的憔悴落魄父親數落了一番,仿佛宣告一個生活方式戰勝另一種生活方式,一個時代取代了另一個時代。接著把父親拉近自己的賽車,在街道上橫沖直撞,繼續得意洋洋呼嘯著自己的勝利。
然而,徐太浪駕駛著汽車飛躍火車軌道之時,側面開來的火車一下就撞飛了汽車,車上的兩代人被送往了醫院。徐太浪橫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口袋呼吸罩,腦子里迷迷糊糊迅速閃過了一片又一片往事。這些往事片段敘述了徐太浪從出生到自己獲得了賽車冠軍的一連串故事,這里徐太浪在服刑六年之后的父親的拳腳和督促之下,什么也學不好,唯有誤打誤撞在給黑老大當司機時學得了一首好賽車。鏡頭的結尾切換到病床上的徐太浪。
接著導演運用穿越的手法,類似《夏洛特煩惱》里夏洛回到過去的形式,讓徐太浪回到了過去,他出生前一年——1998年,讓他見證自己父母親的生活和所處的時代。
原來父親是一個當地的類似于小混混類型的人,喜好行俠仗義、打抱不平,并自己組織了一個所謂的“正太幫”,除了父親,僅有2名成員,都是被邊緣化的小角色:一個是做編程和軟件開發的性子懦弱的眼鏡男(名叫馬化藤),一個智商堪憂的二愣子(名叫六一)。
編程和軟件開發這個職業在1998年幾乎沒有起色,還被同幫派經常打交道的派出所所長當笑話看。眼鏡男的名字還用了小馬哥——馬化騰的梗,他還研發了EICQ(QQ前身)。這是笑話梗,類似的梗在電影中出現的次數很多,觀眾仿佛以一種未來的視角來看的話,都笑得不行。
穿越而來的兒子和父親以兄弟相稱,并加入了父親的“正太幫”。徐正太在鎮子里經營著90年代風行一時的錄像廳和歌舞廳,秉持著港片特有的兄弟情義和幫派派頭情結,把錄像廳和歌舞廳稱為自己的地盤,把閑來替人修理燈泡賺生活費的事兒叫做收保護費,讓歌舞廳服務人員穿著誘人制服,卻賣藝不賣身……
徐正太仿佛擁有了自己的世界,一個港片氛圍里的理想世界,為老百姓主持公道,講究情義,為兄弟兩肋插刀,為紅顏不顧兇險,做事業不突破底線,又掌控著未來。徐正太對這一切都滿意極了,在鎮子的高樓上大喊: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真是意氣風發啊。
然后,穿越而來的徐太浪,明知這一切都會發生劇烈變化。徐正太的意氣風發也只是井底里的洋洋得意,井底之外的天空之外風云變幻,粗線條的、占據現實優勢的徐正太們,永遠無法感知也不會主動面對的,但它自己就很快侵蝕了小鎮的安寧。
徐正太的歌舞廳位于鎮子的中心位置,那可是房地產開發的黃金地段。這不,起先是當地最大的黑勢力盯上了,威脅徐正太把歌舞廳改為黃色場所,后來徐正太還被香港老板打斷了腿,強行霸占了歌舞廳。
眼鏡男馬化藤感覺時代在召喚,南下闖世界。二愣子為替老大報仇,在徐正太舉行婚禮的時候,獨闖虎穴,想讓香港老板向老大道歉,卻丟掉了性命。徐正太擁有的世界一塊一塊被迅速吞掉。
看著停尸間六一冰冷尸體,徐正太、徐太浪怒火中燒,起而復仇,追殺香港老板。于是乎,在一片廝殺后,香港老板被干掉,徐正太服刑6年。服刑的第一年,徐太浪出生,母親張素貞產后抑郁跳樓身亡。之后,徐正太出獄后,一改往日派頭,回歸正常生活平淡日子,撫養徐太浪一直到故事開頭。
新一代與老一代的矛盾
這部片子表現了新一代和老一代之間的矛盾,并在相互了解之后達成和解。在影片的開頭賽車的場景中,徐太浪直接在賽車勝利后,說今天還特意把父親請過來,就是為了讓他見證自己是正確的,父親是錯誤的。
新一代的徐太浪駕駛著賽車在2022年的曲折蜿蜒賽道上,神情得意,激情澎湃,急速奔馳,無論是直沖還是逆轉都是如此的激情和沖勁十足,把人群丟在身后,把塵土甩開,仿佛沖向更光明遠方。站在場外的徐正太此時已經衰老疲態,頭發灰白散亂,神情迷離,顯得異常脆弱和迷茫無助。尤其是,當徐太浪開車沖向徐正太身邊的時候,徐正太盡管淡定,依然差點一個趔趄摔倒,就是這么一個小動作,非常完滿地顯示了新一代和老一代的矛盾和各自的狀態。
電影開頭的這段恰好象征了兩代人之間的矛盾,象征了新一代人取代前一代人的不可抗拒的趨勢。在太浪駕駛著賽車,載著父親在小鎮街道橫沖直撞的時候,仿佛也在向舊世界的載體,呼嘯著勝利。車上,父親終于認識到自己的多年來管教方式的不合時宜,理解了兒子的做法。
在這時,顯然的疑問就出來了?父親當年也是威風凌凌啊,為什么如今要淪為一個新時代的絆腳石呢?畢竟是父親啊,難道就要羞辱一番,然后讓他在塵土飛揚里落寞無助,悔恨一輩子?
所有過去皆為序幕,所有記憶都是現在的開始,了解過去才能更好地理解現在,達成與父親的和解。所以導演采用了穿越的方式,讓原本無法深入了解老一代人切實生活的人,進入到父親那時的街頭巷尾、池塘河溝、吃喝拉撒里,這樣才能全方位立體感受哪些東西,一點點塑造了父親一輩,以及自身深根發芽的基因和土壤。
原來,父親是“鄉村蝙蝠俠”,行俠仗義,能和強盜死斗;原來是“正太幫”老大,手下管著小弟,有情有義,為朋友兩肋插刀;原來還管理當時最紅火的生意,經營錄像廳和歌舞廳,還有自己的經營信仰;原來父親是面對惡霸也不會屈服的硬骨頭;原來母親是那么地喜歡父親,他們有著生死般的恩愛。父親就是在這樣一個世界里,經營著自己的烏托邦。
只是,這樣一個時代也在經歷著劇烈的顫動。以現在的視角來看,當時的時代并不值得留戀。知識不受重視,以至于超前學習編程的馬化藤流落邊緣;社會秩序混亂不堪,黑惡勢力像蒼蠅撲食一樣,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滋生暴力。在一定邊界內,誰拳頭越硬,誰說了算。
就我自己的觀察而言,90年代末新紀元之初,整個社會經歷政治和經濟的轉型。社會上刮起了“打工潮”,一大批年青男女南下,大喊讀書無用論,沖浪在經濟轉型的浪頭。所在的縣市,治安異常的混亂和無序,幫派和黑惡勢力橫行街頭,與官方政府維持著平穩下的混亂。港片在少年之間流行,古惑仔扮相成為少年風靡的派頭,即使年紀很小,也學著拉幫結派,干架群毆。在城市的街道走著,就有可能遇到敲詐勒索的小混混,紅燈區里笑得最大聲的一定是城區幫會的手下。后來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幾乎所有勞動力都可以工作賺錢,黑惡勢力逐漸消失匿跡。電影里這樣的故事就化為街頭巷尾的談資和笑料了。所以,當電影里的場景和畫面一幅又一幅展現在我眼前的時候,一股股熟悉的感覺撲面而來,慶幸感也油然而生。
和過去和解,解開心結
父親這樣充滿烏托邦的生活方式,從港片里依葫蘆畫瓢搬來的姿態,顯得異常可愛和可笑。看著徐正太揮舞著板凳和棍棒與香港黑心老板撕斗,仿佛是在為一種美好情懷而與另一股異質勢力廝殺。真實的歷史上,也許更加慘烈,電影里給了一個還算溫和的結尾。
個人命運在時代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不跟著變換,只能被裹挾著走,趔趔趄趄。有的摔倒,爬不起來了;有的提早感知,成就一番事業;有的茫然無助的抗拒著,留下尷尬的身影。徐正太的身影無疑是尷尬身影拉得很長的那個可憐人。
所以,父親有什么錯呢?錯大概都在無法直面的時代,父親之前加在自己身上的拳腳,完全是父親基于自身落魄經歷而對自己扭曲的期望。還有什么不能和解的呢?!這就是這部電影的精髓吧。
至于,電影里,為什么徐太浪的車被一輛速度不太快的老式火車撞飛,從某個電影敘事的角度來看,是為了后面徐太浪的穿越做鋪墊;從另一個角度,未必不是一個警醒:即使是代表著趨勢也不要太心急了,不僅會扯著蛋,翻了車,還可能送了命。時代和過去遺留在人身上的影響,尤其是情感上的牽絆,不可能狂飆突進就能甩掉的。
PS:電影出來之前,很多人說這部電影犯了直男癌的忌諱,但是觀看了電影,應該能看出來,電影相當尊重女性哦。有時就想,有些細節,一旦脫離了具體的語境便會變得微妙起來。這樣便給了各種人,基于各樣目的和無目的的情緒宣泄出口,甚至上綱上線,好怕怕。但是,這樣顯然很容易暴露自己的智商,這樣的細節謹慎服用。獨立思考,是一件永遠需要學習的事情。
e